IT时报记者 吴雨欣 见习记者 李蕴坤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2017年中开始,随着这首广告神曲在各大综艺节目中露面,拼多多作为“电商黑马”出现在国人面前,到了2018年,来“踢馆”的拼多多,似乎要正式上位了。一系列数据显示,成立仅两年的拼多多,2017年的GMV(成交总额)超过千亿,而达到这个目标,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
最近,电商界的老大和老二终于出手了。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2016年上线的京东拼购也开始发力。三家平台同时聚焦低价,每家都有9.9包邮、限时秒杀、品牌清仓。
一边是通过零门槛吸引商家入驻、社交裂变的新秀,另一边是电商巨头依靠自身生态,迅速搭建起的“同质”平台。一场狙击战,一触即发。
谁是拼多多的赢家
“我们不想做第二个阿里巴巴,拼多多本身就是一种模式。你可以说我Low(低端),说我初级,但你无法忽视我。”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黄峥口中的“模式”便是社交+电商,目标客户群是对价格敏感的“五环以外的人”,而对商家则用零入驻费、零佣金、零扣点作为亮点。
不久前,拼多多曾邀请媒体走访他的“拼工厂”——植护和可心柔纸品,截至3月,这两家工厂在拼多多的旗舰店共卖出2.61亿包纸巾,成为拼多多“淘金者”的榜样。打开拼多多App,也能看到不少商品订单量都是数万甚至数十万笔。在拼多多商家的交流群里,店铺老板们希望缔造二者的传奇。
但在曹布(化名)看来,这只是个神话。
作为床品生产厂家,2017年中旬,曹布在拼多多上注册了三个店铺,但销量十分惨淡,最差的一个店月销量只有个位数,另一家店付费参加了两次拼多多的主页面活动,但第一次卖出一条被子,第二次一条都没卖掉。
与淘宝不同,拼多多App里看不到店铺,只能看到商品。尽管拼多多说自己不卖流量,但实际上,商家只有参加拼多多的活动,才可能有更多的露出机会。所谓活动是指拼多多主页面上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名品折扣等板块,“上一个活动要交5000元保证金,上两个活动交10000元,超过2个活动则要交50000元保证金。为什么新闻里说拼多多上有那么多销量百万的厂家,我们的销量却这么惨呢?” 曹布想不明白。
曹布分析下来,可能因为店铺刚起步,没销量没好评,上活动只能排在比较差的位置,因此让前来工厂采购的采购商直接在拼多多上下单,给自己提升下销量,可当采购商买了300条被子后,却被拼多多判断“疑似刷单”,8000多元的货款全部冻结。
发生在曹布身上的是典型的拼多多商家故事。两年来,与拼多多GMV(货物销售总额)同步快速增长的是投诉量,货品质量差成了用户对拼多多最主要的投诉焦点,阿里巴巴在2018年1月发布的《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直指一批原淘宝网的制假售假商家已转移至微信和拼多多,而不少商家更是吐槽拼多多通过“罚款赚钱”,常常被莫名其妙戴上刷单或者售假的帽子扣钱,但究竟处罚依据是什么,拼多多并不会明确向商家说明。
拼多多此前也曾回应,称这些处罚都用于赔付消费者,拼多多没有因此拿一分钱,不过并未公开资金去向。
拼多多与淘宝用户高度重合
在争议中,拼多多成长迅速,并成为对手的“眼中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是20亿元,到2017底月均已达100亿元。实现这个数字,拼多多仅用两年多,而京东用了6年,一年的GMV才过了百亿。
更加敏感的应该是淘宝。同样是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卸载淘宝App的用户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App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两个平台中部分人群出现高度重合性。
可以侧面印证的是,刷单风也在从淘宝刮向拼多多。一位提供刷单服务的客服告诉《IT时报》记者,2017年开始,刷拼多多的商家越来越多,京东、淘宝刷单的数量则相对在减少。此外,刷单者还提供拼多多、京东、淘宝的人工流量,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提升店铺的曝光,刷拼多多因为价格便宜而“广受欢迎”,100个拼多多的人工流量只需15元,同样的数量,淘宝需要75元。另外一家号称有3万人的刷单公司也告诉《IT时报》记者,以前咨询淘宝刷单的多,如今拼多多的量与淘宝差不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IT时报》记者,以拼多多为代表的这种裂变式的社交拼团模式,一定会引起电商巨头的警觉,用户和商家的瓜分、订单量GMV分流以及拼多多依托微信生态圈会不会重塑零售电商行业的格局,一切都是未知数。曹磊认为,中国14亿人口这么大一块“蛋糕”,其收入和消费能力差距非常大,尽管整体看消费升级还是主趋势,但是消费会越来越走细分市场。
淘宝、京东启动“低价团”
9.9元抢到一款商品且拼单成功的刹那,“占了大便宜”的心情让人雀跃。无论何种模式,吸引买家的永远是看似超低的价格。
3月17日,淘宝网推出“淘宝特价版”,这是一款边赚边省的特价购物App,货源来自淘宝、天猫平台的优选折扣商品,邀人领红包,购物有奖励。京东拼购则在3月启动招商大会,通过拼购价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户分享裂变,借此实现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户转化。即使如此,曹布依然选择把店铺开在拼多多上。
“因为在拼多多上开店最简单,不需要任何资质。”曹布告诉《IT时报》记者,拼多多对普通商家开店零门槛,不需支付任何费用,也无需提供任何营业证件,但淘宝特价和京东拼购的门槛则高得多。
4月18日,记者在拼多多官网扫描二维码便获得一个拼多多店铺,上传身份证信息后,很快审核通过并可发布商品。与此同时,淘宝特价版商家的几个近500人微信群里,商家们还在为如何入驻淘宝特价版焦头烂额。不少申请淘宝特价版的个人商家纷纷晒出被拒理由,如未收到官方邀请、提供的商品性价比不高等等。
“邀请指的是系统给优质商家的推送,没有邀请的可以自主报名,但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淘宝特价版招商的客服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信用等级一钻及以上,最近365天内没有因为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违规扣分达12分以上,近180天内店铺评分的三项指标都不低于4.6分的淘宝和天猫商家可以自主报名。入选淘宝特价版的商家统称为淘宝超值优选,它们被分成三个级别,分别是品牌优选型、厂家直销型和特价热销型,根据不同类别需提供不同的入驻资料。比如,品牌商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品牌商标注册证明和店铺授权证明。无一例外,这三类店铺都强调商品性价比,入驻后有专门的小二对接。
“京东开放平台上的商家无需另外入驻,可以通过后台开通拼购服务直接参与京东拼购。新入驻京东拼购平台的商家,其资质审核流程和规范等同于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入驻审核流程和规范。”京东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京东拼购是一个类似于京东秒杀的京东工具,所有在京东平台上的品牌和商家都可以报名,在3月份的京东拼购节上,京东3大事业群、6大事业部合计超过2万商家参与拼购促销。
“田忌赛马” 竞争刚刚开始
无论是淘宝特价版还是京东拼购,一切似乎暗示着,这两家电商巨头不会再放任这匹黑马“横冲直撞”了。
老大并不好做,尤其是电商人口红利正在逐渐下降。今年3月,京东发布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核心指标全面低于预期。与第三季度相同,京东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仍未明确列出GMV增速,经测算显示,第四季度GMV增速同比为33%,是IPO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季。
阿里巴巴公布的2018财年第三财季(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财报显示,季度营收830.28亿元(127.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6%,其中,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732.44亿元(1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57%。2月1日美股盘前公布的数据,在开盘后阿里巴巴美股盘前由涨转跌,最高跌破3%。营收超预期,股票却下跌,被认为是受线上红利趋于顶峰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增速已由2015年的63%下降至2017年的39%。
“淘宝特价版虽然没有微信入口,但它背靠淘宝有强大的商户资源,且在淘宝生态里也可以形成一个分享的循环。”曹磊把淘宝用“淘宝特价版”App与拼多多比拼形容为阿里“以己之短来攻人之长”,就好比“田忌赛马”,用自己的劣等马干掉或者是瓜分一些对自己核心业务可能产生潜在威胁的平台,“这是阿里常用的招数,比如,用天猫对标京东、聚划算对标唯品会、淘宝心选对标网易严选、闲鱼对标转转(二手电商)、天猫小店对标京东便利店、天猫全球购对标网易考拉海购、投资易果生鲜对标每日优鲜、投资魅力惠对标寺库等等。”
京东面临的直接威胁相对较少。京东内部人士向《IT时报》记者透露,京东拼购3月份的频道月度订单环比增幅达46.3%,虽然京东拼购没有独立的App,但拥有京东App、微信购物渠道、手Q购物渠道、京东购物小程序等入口,暂时不考虑独立做京东拼购App。“社交购物是用户主导的流量,拼购也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拉新模式,所以京东拼购会更强调社交购物。”上述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京东拼购上有低价抽奖、团长免单、拉新拼购等多种社交玩法,但同样为腾讯投资企业,京东拼购并没有在微信中掀起太大风浪。
对于京东发力京东拼购是否源于GMV的压力,京东并未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淘宝则表示推出特价版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要,让消费者能一键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
举报/反馈

IT时报

8.5万获赞 4.4万粉丝
打造有独立精神、深度价值的多元化媒体。
IT时报官方账号,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