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9 年起,社交网站 Facebook 的 CEO 马克 ·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每年都会在其 Facebook 的主页上发布一个自己的新年愿望。去年他说要走完美国每一个州;前年则是跑完 365 公里、学普通话......
受到 2016 年俄罗斯试图用 Facebook 干预美国大选的影响,2017 年的扎克伯格过得恐怕不怎么好。于是在今年,扎克伯格的愿望便是确保 Facebook 远离辱骂、仇恨言论以及外国的干预以使用户在 Facebook 上花的时间花得值。
▲Mark Zuckerberg
然而时隔仅三个月,Facebook 就被多家外媒爆出其卷入了利用 5000 万用户的数据干预美国大选以及英国脱欧等的丑闻之中了。而在幕后操纵此事的也并非俄罗斯这个西方社会的「宿敌」,而是一家位于英国的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下称 CA)。
尽管扎克伯格也于北京时间 22 日凌晨通过主页作出了相关回应,但是作为一家「灯塔国」的科技公司,手握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一旦牵涉到大选、投票这种敏感的议题,其对社会的影响可想而知:自事情发酵起,Facebook 的股价就一路下挫,阿里的市值也因此超越了 Facebook。
当然在事情发生之后,美英两国都宣布将彻查此事,但无论此事的结果究竟怎样,这都已经成为了自 Facebook 建立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了。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场危机是如何开始的。
从性格测试到玩弄国家
亚历山大 · 科根(Aleksandr Kogan)是一名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认知和行为神经科学的研究员。他在剑桥做研究时曾提出了一个收集用户信息的方法,但是因「学术不道德」(unethical)而被搁置了。
▲Aleksandr Kogan
而科根在和上文提到的 CA 洽谈合作之后,便想将自己之前的想法付诸实践,因为商业上并没有学术方面的限制。
2013 年,在 CA 高层的授意之下,科根便在 Facebook 上开发出了一款名为「This is my digital life」的应用,用以收集用户数据。
当然这个应用也很简单,就是一套作为国内网民也十分熟悉的性格测试题,做完题就告诉你是个啥性格,而最重要的是做完题每个人还能得到 5 美元红包,不过前提是用户必须要有 185 位以上的好友,还必须将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好友列表等信息授权出去。
▲Facebook 的授权页面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通过 32 万人在「Okay」键上的点击,科根最终以合乎当时 Facebook 规则的方式成功获取了 5000 多万 Facebook 用户的个人资料,应用甚至还一度被挤崩溃重启。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就这样被利用了
随后这些数据也被科根卖给了 CA。
当然,获取了如此大量的数据之后一切都好说了。从网上泄露出的科根的邮件里就可以得知,他们将获得的信息根据开放程度、尽职尽责的程度、内向还是外向、政治倾向(保守派?自由派?不参与?)等等门类将用户划分出来。
▲邮件截图
对于 CA 来说,最后要做的也就是针对上述已经分门别类好的人群进行精准地洗脑了。
从英国 Channel 4 News 对此事的暗访报道中可以得知,CA 会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推送给「正确的人」。
比如在 2016 年的美国大选中,为了争取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选民,CA 就通过广告给他们推送一些偏向性很强的新闻,甚至是假新闻(背景:CA 的副总裁史蒂夫 · 班农(Steve Bannon)曾是特朗普的幕僚)。
▲「希拉里 · 克林顿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截图自:Channel 4 News
当然,在前年的美国大选中,希拉里的广告投入远远超过了特朗普,这一套精准洗脑到底对最后的竞选结果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恐怕难以评估。不过,CA 的这一整套操作流程却着实透露出现在人的互联网隐私似乎是那么地唾手可得。
大数据时代无隐私
大数据与隐私大概天生就是矛盾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的主要收入来源却是靠广告。2017 年 Facebook 的广告营收达到了 399.42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49%,是仅次于 Alphabet 的全球第二大「广告公司」。
与国内的淘宝、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微博、微信一样,Facebook 的广告投放同样基于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用户偏好。我们每个人都以数据化的方式存在于大公司的数据库里。
而「活在」数据库里的我们却不总是安全的。
前段时间,连一向坚持声称不会查看用户隐私的苹果也爆出用户的 iCloud 账户被入侵并遭技术顾问威胁的事。
▲图自微博:@美国往事1999
至于今年年初,在我们《懂你,那是因为扒光了你》的文章中提到的支付宝默认勾选服务协议、李书福质疑马化腾天天看用户微信、今日头条被指用麦克风窃听用户隐私的事,也多半因为没有实锤而不了了之。
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大数据面前,当每个人的隐私在小至一次不经意的点赞中就能被妥协和出卖的情况下,公众没有理由不对手握牵涉到巨大利益的海量用户隐私数据的大公司产生怀疑。
那么如何得确保那些「活在」数据库里的我们也是安全的呢?
放弃大数据的想法显然不现实,因为太多的经济利益、用户体验的提升、技术的进步等等都建立在大数据之上;靠道德约束的想法大概也太低估了经济利益的魔力。
目前来看,最好的状态大概是保证那些数据库里的我们都处在「模糊」的状态,让内部人员不能从数据库中找出一个个具体的现实中的人。而这不仅需要公司们的自觉,更需要强大的法律监管。
GEEK君有话说:
危机之下,涌动的永远是人类对于权力与金钱无穷无尽的欲望。
危机之后,对于 Facebook 来说,如何在挽回用户的失望与保持广告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接下来的挑战;对于扎克伯格来说,要实现今年的这个愿望恐怕得伤筋动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当每次按下「登录」按钮的时候,多想想那个被交出去的自己吧。
举报/反馈

极客视界

6.3万获赞 3.9万粉丝
极客自由喧嚣的地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