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和社交是什么关系?在很多分析那里,这是一堆矛盾,至少是不相容的,就好像阿里巴巴是做电商的,腾讯是做社交的,实际上,电商也是社交的一种变现方式,游戏也是一种社交的变现方式,这种不同只是来自社交的不同样式。
游戏是需要人与人社交,也可能是人与机器,但终归是人与人玩才有意思,如此才会有王者荣耀这样的所为新兴的社交游戏,游戏的介质是感官,电子商务也是人与人,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做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间的介质是钱,所以,游戏往往需要的是强社交关系,像微信QQ这种高粘性的,电子商务需要的是弱社交关系,熟客当然重要,但只要有制约和诚信机制,人们还是愿意从不太熟悉的人那里购物。
在江湖中,很多人认为腾讯与阿里巴巴相互之间有基因上的差异,阿里巴巴做“社交”总是功亏一篑,腾讯做电商也是一无是处,实际上是弄错了概念,应该说,阿里巴巴之所以没有做起来大众眼中的“社交”,只是因为没有做好游戏(或者说是前几年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游戏业务)造成的,有游戏型的社交也有商务型的社交,游戏型的社交根基在游戏,商务型的社交根基在支付。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不存在什么“社交电商”的概念,那些鼓励分享、朋友圈发广告等等看起来是社交概念,从本质上依然只是营销宣传的工具演变,并非改变了商务的实质。接入了所谓的社交网站,就是“社交电商”,并非如此。
不过,在看似是社交工具的微信与QQ中,最具有价值的还是流量,因为人多,停留的时间长,这个就如同线下商店的选址,人流量是个第一参考指标,只要有人,总是可以吸引到客户,所以,很多人一直对微信的流量入口年年不忘。
理论家认为,社交电商较传统电商而言,最大的区别是把社交媒介渗入消费生活中,通过社交的方式,激发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流量自发的形成网状商业流,从而达到聚合移动流量的目的。
微信的流量很大的,但针对电商的转化率不高,且现在微信需要支撑大量的业务,分流效应明显,在流量质量和产品匹配度都不高的前提下,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在这方面,曾经在PC时代拥有最大的流量的百度以流量入股去哪儿的结果就是明证。
所谓的社交电商的真正火爆是2014年大批量爆款产品公司的“微商”兴起的。面膜、化妆品、保健品是爆款的主要类型,总之只要那时敢做微商的人,都多多少少发了财;爆款的出现为全民微商做了恶向引导。根据《2016-2020年中国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美妆、针织、母婴、大健康、农特占据着微商主要市场份额,截止2016年底,微商从业者近3000万人,微商品牌销售额达到5000亿元。当然,一阵风之后,朋友圈里不厌其烦的微商广告开始减少,整个行业迅速衰落。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事实,虽然国内微信的用户量近9.8个亿,但这是账户量,而中国互联网人群一共才6个多亿,这个数字与淘宝的用户数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虽然微信的用户量看着很吓人,但实际上更多是一人多号导致的,真实的以人头计算的用户数与淘宝、支付宝相差不大,而淘宝支付宝等的商务及支付账户早已实现了实名制,大数据价值是微信所不能比的。
以游戏为核心的游戏社交虽然可以进行内容导购,进行社会化传播,但归根到底也只是营销推广上的一种便利,从4P理论来说,“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只是最后一环的优势,而产品、价格与渠道上的劣势却难以弥补。
目前,社交电商的焦点又集中在小成本上。原理上看,小程序仍然有效的社交裂变理路,也将成为在微信电商平台极为重要的工具。平台化留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户对于运营效果的担忧,从而进一步激发社交电商的活跃度。以中心化吸收流量、以社交关系拉流量、以内容带流量、以平台化保有流量,但这些可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家的空想中。
据悉,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称,小程序2017年1月9日开放,目前拥有1.7亿用户,已经上线的小程序数量有58万个,小程序第三方平台数已经超过2300家。
所以,专业人士认为,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参与者们会认识到,小程序从本质上是给微信引流的,并不是要把微信的流量给分过来,微信也没有流量分给大量的小程序使用者。小程序电商并没有真实的为商家带来流量,如果你原本就没有流量,那么你做了小程序电商以后,你依然没有流量。
举报/反馈

马继华

22.7万获赞 3.6万粉丝
关注移动互联,醉心数据分析
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