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说还要讨论下“小程序会不会成为微信的‘滑铁卢’”这个话题的时候,相当的摸不着头脑,因为我压根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或者以前有谁说过。
搜索以后发现,大多数结果都指向一篇文章《张小龙的“小程序”,或是腾讯帝国的一次滑铁卢》(http://www.tmtpost.com/2552075.html)。
这篇文章立论的基础在于这么几句话:“张小龙的野心,从PC时代起,到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高潮。”以及“离张小龙让‘小程序’变成浏览器所承载的Web世界的目标,可能渐行渐远”。
换句话说,作者首先认为张小龙对微信是有野心的,希望它成为一个大而不能倒的全能App,成为一个永恒存在的操作系统,进一步吃下腾讯目前还不太熟络的电商等领域。在这个观点基础上,他认为小程序是为了微信扩张野心服务的,然而它达不到让微信成功扩张的目的,所以“滑铁卢”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都不是天天能接触到张小龙的人,也都没有他的朋友圈,观察微信的产品逻辑和未来走向,也都只能依靠公开资料,还有和菜头、冯大辉等消息灵通人士的只言片语。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自己立一个假设,然后看这一假说是否能合理解释所有外露的现象,是否逻辑自洽,从而看能不能预测未来。这就像大陆漂移现在依然是个假说,但不妨碍它出现在初中地理课本上。
认为微信要扩张,要搞帝国主义,这是“滑铁卢”一文的假设。而我的假设相对更简单一点:张小龙是一个纯粹的产品人,没有封神的心理,所以不存在“滑铁卢”一说;而且小程序也没有太大的战略目的,仅仅是目前一个可以自我运转起来的产品形态。
小程序可以自我运转起来吗?就在微信公开课Pro举办的当时,“跳一跳”游戏不是已经走向盛极而衰了吗?随着《旅行青蛙》的火爆,它不是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吗?
这并不符合张小龙这次讲的“用完即走”后面的“走了再来”,目前看基本都是爆款,48小时之后就沉寂了。但是,实际上摩拜、ofo、12306、加油、电费这些符合小程序最初设想的,沟通线上与线下实体店铺的作品,才是能沉淀下来的。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小程序在Android平台的唤起比iOS要容易的多,也更好用。长期在iOS生态圈里的话,可能难以体会到这一点。
为啥说在安卓更好用呢?因为在安卓中,小程序可以生成桌面快捷方式,使用体验基本上全等于App,iOS不提供桌面级别的快捷方式,就始终做不到最好用。就算主界面上拉再简洁,相比直接在桌面打开还是差一截。
因而,所谓用户用小程序替代原生App,比如大众点评、下厨房等轻量级的App,这种行为也是主要发生在Android用户中。类似的还有支付宝的付款码和微信的扫一扫,都可以设置桌面快捷方式,这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安卓机由于权限和恶意软件等导致的系统卡顿和体验下降。
小游戏确实是一阵风,来了又走。但就算你在App Store做了个堂堂正正的App,不用小程序,你就能改变大多数小游戏都是“爆款”,过气了就留不住的现实吗?
总之,小程序要想活下来,只需要持续有人用,投入产出比正常即可,而只有张小龙要封神的时候,才需要小程序去试图掌管一切。所以小程序作为独立功能,能自己养活自己,它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自然就不存在“滑铁卢”一说。
说到这里,认为微信会成为iOS、Android之后第三大操作系统的人可能会失望:小程序还是不能只依靠微信界面内部的点击,形成不用跳出的完美“闭环”。但微信是不可能让用户困在里面不跳出来的。你不可能不用淘系吧?此外腾讯掌握的内容资源也不算全面,视频、直播、微博之类的也都必须跳出微信——知乎也是。
做平台,当然是美滋滋,可以坐地收保护费。但真的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争个第一都要做平台吗?似乎上一个想这么做的人还是贾跃亭来着。尝试在其他领域也做平台争第一,不是不行,只是很容易把自己手里握住的优势都丢了。
比如说,微信做不起电商?在内容创业大潮中赶了晚集?从各种被挂出来的诱导分享案例看,微信要想做电商和信息流,那真不是一般的简单。反而,看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反倒是张小龙控制着团队不去做,但为了挡住其他部门的要求,不得已装作做的不好而已。实在挡不住了就只好放行一部分,例如昨晚之前的拼多多……
(注:微信团队12日晚公告(http://mp.weixin.qq.com/s/KDpu9QPoUMzA9wd_ltg-vw)称查处了“包括但不限于腾讯体育、拼多多、今日头条、京东、饿了么等网络平台”的诱导分享行为。嗯,它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
不然呢?假如微信真的有哪怕那么一点点做大做强的私心,它的界面一定会满是入口,千疮百孔,就像早几年的QQ,一口气可以有40多个入口。
(图:我们是入口!曾经的“狂人QQ”可以选择关闭QQ各项功能,图源自《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杂志)
所以我就很奇怪,是谁说的微信要有“滑铁卢”了,难道是出现了能在IM层面挑战它的对手?后来发现,是有人先自己猜测张小龙有要封神的心,然后再自己猜测什么是他封神路上的阻碍。其实,他要那么多干啥呢?也就只有我们这些没吃过肉的穷人,才在乎年终微信团队能多赚一台iPhone X,还是少赚一台。
微信这个平台,它最简单,最初始的目的——作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的沟通工具——现在已经实现,而未来如何让它继续维持这个最基本的“小目标”,已经是一项足够有诱惑和难度的挑战。虽然游戏是腾讯当下的现金牛,但我想腾讯的业务本质依然是把握住中国人的社交。
社交的话,跟AI、电商之类的关系就没那么紧密了。AI在腾讯技术力量中有部署,但不会如搜狗和百度等那样每每挂在嘴边。而张小龙从预见到二维码,到明确说了小程序以后会以VR/AR形态存在,都是着眼于继续控制中国人的社交。
这个思路至少现在看是没问题的,只是没人能预测未来而已。如果一个能颠覆它的新形态能被预测到,它就不再具有颠覆性了。这是科技行业的测不准原理,不是吗?
本文首发于百家号
举报/反馈

航通社

1.2万获赞 3.4万粉丝
新媒体从业者
鲲鹏计划获奖作者,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