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主题是“To Be”正当时。嗯,张小龙这是要告诉我们:“微信时代来了。”
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今年的张小龙跟过去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整个人状态更放松自信了,甚至也像马化腾一样学会了调侃,演讲能力更高了。
搞得小新不得不怀疑:是不是今年腾讯今年请了专业团队,给所有腾讯高管做了演讲培训?
但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布局7年的微信,终于到了战略收网阶段。所以紧张兮兮的Pony马也带着一众高管佛性下来。
今年的“To Be”主题,正好跟马化腾在今年腾讯年会上强调的“toB能力”谐音,对于大公司的战略布局来说,这不会是简简单单的巧合。
早在2013年公众号大火之时,许多人就在喊:“微信,你赶紧做操作系统吧!”也有大批拥趸分析背靠微信做操作系统的可能性。但那个时候腾讯的技术实力实在是薄弱,根本撑不起自己的操作系统。
如今五年过去了,微信的基础技术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小程序小游戏的相继推出,相当于App Store、iPhoneSDK所带来的跨时代意义。现在微信只需提高自己的toB实力,服务好开发者,就可以完美超越所有操作系统。
所以,尽管微信的爆款功能越来越少,但在马化腾、张小龙心中,微信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可以预测到的是,在产品上缓慢发展了两年后,对于微信乃至整个腾讯来说,2018年将是非常激进的一年。这也是AR、Ai技术大跃进后,腾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快速革新自家产品。
演讲中,张小龙预告的公众号APP、订阅号改版、企业微信打通数据、搜一搜看一看功能迭代等项目,就可以看出微信未来会有多么激进。
小新也在猜测,微信是不是准备像今日头条一样,预备孵化拆分更多独立APP产品?同时,新的激进战略下,微信小程序小游戏的流量闭环怎么做?怎样才能让用户觉得小程序不是一个孤立突兀的产品?
小程序深陷电商泥潭,诱导分享何时是个头?
张小龙极力辩解说“小程序不是为电商准备的”,可是2017年,腾讯却在扶持拼多多、美丽说、京东、美团等电商项目往微信上迁移,还故意为小程序敞开电商常用的诱导分享、红包转发的门槛——不然开发者没办法获取完整流量。
而马化腾口口声声所说的“提高toB能力”,最大的市场也在电商领域。
张小龙在演讲中也专门分出结尾一个章节,着重讲了“探索下下生活”,可无论是手机支付、O2O、智慧零售,都有电商的影子。
同时,对于腾讯来说,最紧要的事情在于:要将用户发红包的社交行为与微商交易的购物行为区分开来,用来优化自己的征信系统。小程序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微商交易的载体。
所以,目前刨除小游戏之后,小程序最大的应用领域,还是电商。
但电商中心化流量的产品特性,跟微信的管理标准是相冲突的。特别是“诱导分享”这一环,微信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现在却专门为小程序电商开了缺口。
难道微信意识到“诱导分享”是社交APP的宿命,然后准备将这一缺口长期敞开,形成全新制度?还是随着小程序产品功能逐渐完善,微信再查漏补缺。
其实背后的问题很复杂,如果小程序只能以电商的身份存在,那也只能容纳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少数几个电商产品存活。这不符合腾讯做生态的想法。
但没办法,腾讯还得这么将就下去。这是一场艰难的实验,小程序的功能在2018年必将迎来一波快速迭代来试探解决方案,不过诱导分享的特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存在。
微信试图让微商和小游戏教育用户,可大家还是弄不明白小程序是什么
无论怎么解释,小程序在用户眼中还是一个突兀的存在,大部分人还是理解不了这玩意到底是干嘛的。尽管张小龙说自己把小游戏丢给朋友之后,对方就明白了小程序的作用。但谁能保证,对方不是以为——小程序就是小游戏?
自从微信推出小程序以来,这个玩意了微信生态中都是一个愣头。用户不知道他好干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用他,更不会主动去用他。
小游戏的出现暂时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但除了小游戏以外的小程序,用户们还是弄不懂。
毕竟“小程序”三个字实在是太艰涩了,大家习惯了“应用”接受了“APP”,哪怕是丑陋的内嵌H5网页也能用得顺风顺水,但就是搞不懂“程序”两个字。
甚至腾讯如果一开始就坚定地把小程序定位为另一个淘宝来宣传,那用户们也能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或许凭借微信强大的流量能力,现在早就把淘宝干得半死了。但腾讯不可能不在乎京东、美团们的感受,马化腾的野心是建立更大的生态,资本市场也更喜欢“生态”,而不是搞一些短期利益,这样就没有任何炒作升值的空间。
所以,微信才大胆放开了小程序的“诱导分享”规则,让微商时代铺天盖地的诱导链接教育用户——小程序就是H5网页,甚至就是微商。让广大微商来教育用户,什么叫“小程序”。
但微信已经在微商时代、应用号时代告诉过我们:这不是小程序正确的使用方式。
所以以“诱导分享”为主的传播模式,并不是小程序收割用户打造闭环的主路径。
小程序截断了微信内部流量,开发者不得不钻规则漏洞
现在微信的策略是,开放公众号、微信群、下拉窗口、朋友圈等各个入口,将所有的流量都导向小程序。可是小程序的流量往哪里引导?
微信的态度到这里变得保守起来,当然也可能与技术不成熟有关。
目前虽然可以将小程序导流到微信支付、卡券功能上,但用户还是被截留在小程序中。等于说微信内部所有流量到了小程序上,被拦腰截断了,未能形成流量闭环、功能闭环。这不利于小程序生态的良性发展。
在微信内部,无论是单聊、群聊、朋友圈、附近的人,还是扫一扫、看一看、公众号、微信支付都是互相打通的流量闭环,无论到哪一功能上,用户都可以通过此功能顺利关联到另一功能上。
小程序不可能成为例外,流入小程序的流量必须流出来转化掉,才符合用户的体验。
去年张小龙说过,小程序团队在努力研发,让分享给好友或者微信群的小程序简介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通过分享窗口,直接跳转到相应功能页面。
但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太流于形式。如果不加入“诱导分享”做激励,用户根本没有任何传播公众号的动力。
所以,微信增加了群小程序入口,为的是多一个用户排行榜,促进用户产生对战心态。甚至最新的小游戏里还有群排行榜,来刺激用户分享战绩,但这些入口埋得也太深了一点。
为了应对微信小程序的规则,小程序开发商们还是得开发自己的全套APP,用日常签到等活动方式,引导分享朋友圈、关注公众号、加微信好友群等。这完全违背了张小龙“即搜即用、用完即走”的理念。
这个巨大的规则漏洞,也导致了小程序开发者们不能完全押宝到微信生态上。
当然,从微信的角度来说,是想让小程序开发者们提高自己的产品运营能力,达到让用户自发截图主动关注的效果。但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宁愿花重金多开发一套APP,也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不靠谱的产品运营上。毕竟一套独立APP还能帮助自己抬高身价,用来跟投资机构讨价还价多拿资金。产品运营算什么东西?
小程序将有更多入口,但他们或许不以小程序的形态存在
难道小程序的宿命就是“诱导分享”吗?
不尽然。
小程序的本质是精简化的应用APP,人们对应用APP的主要诉求在于:社交、网购、看新闻、看视频、上网、自拍、录视频、发朋友圈、玩游戏、工作、学习等。
这些功能,微信中的公众号、朋友圈、扫一扫等其实都已经提供了,但体验比较简单受限。小程序的意义就在于,辅助这些功能,提供丰富性专业性可玩性。
小程序复杂的特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微信其他功能一样,成为简单的连接器。小程序是基础功能设施,必须以某种合理的方案,及时的出现在微信的各个角落里。
例如:表情包、微信红包、微信支付、扫一扫、附近的人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小程序。这也是从第一版微信开始,张小龙设想的“功能插件”式的小程序。但是苹果iOS、Android开发生态都不认可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技术方案影响系统安全,所以才不得已用业界认可的H5技术,开发了现在的小程序方案。
“表情包”这种整合在微信底层代码里的小程序,设置有专门的应用场景,拥有固定的入口。“我”、“发现”、“添加好友”、“聊天对话框”下的扩展功能都是他们的藏身之地,甚至是多次以不同形态出现,同一功能还有不同展现形式。
对比下来,未来的小程序也必定会以不同形态,出现在微信的各个角落。当然,前提是功能好用,然后用户主动或被诱导添加到微信的各个地方。
张小龙为小程序设定的技术研发方向,也验证了这一点。2017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表示正在努力实现,小程序分享预览与直达分享界面功能;2018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又说,正在努力打通小程序内部数据。
由此总结出的现有小程序发展路线至少包括:第一阶段,目标是实现“分享功能预览”、“直达分享界面”、小游戏功能;第二阶段,要在微信搜索中打通小程序内部数据功能,为开发者提供底层的toB能力。
这几种新功能,不都是在努力为小程序提供更多入口吗?只不过这些入口隐藏得深一些罢了,或者说微信对入口的概念有其他解释。
而“功能预览”“数据功能打通直达”这样的功能,其实跟“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卡包”“添加好友、扫一扫、附近的人”“对讲机、视频通话、表情包”的套路一样。都是想尽办法将同一类功能进行拆分细化,然后在不同场景下展示的形态。
“微信搜索、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都属于微信搜索的细分功能。小程序的功能还能细分成什么样?
腾讯技术底子不够,小程序的正确使用姿势还在路上
张小龙现在的思维,就是引导开发者将小程序功能进行拆分再拆分,然后应用于不同场景中。
卡票、微信群已经接收了小程序的部分功能,未来朋友圈、对话框扩展功能、发现、表情包、添加好友等等所有地方,都可以容纳不同的小程序细分功能。
然后用户在微信搜索、好友对话、群聊、群应用、朋友圈、公众号中,主动或被动的找到各种功能的小程序,其实微信官方更希望大家使用微信搜索找到小程序。
按照这个思路下来,未来我们将是以这样的方式使用小程序:
朋友给你推荐了一个兴趣群,你点进去申请加入,然后发现这个群设置了门槛,必须使用群应用完成相关目标(例如更换群昵称、统一群头像)后,才能入群,于是你使用了这个群应用。你发现无论是单聊还是群聊还是朋友圈,许多好友都在使用一个新玩法,例如类似于QQ厘米秀的对话框游戏、现在流行的答题对战口令游戏等等。你赶紧问朋友是怎么做到的,然后朋友告诉你长按这个特效就可以进入相关小程序,或者搜索小程序的关键字可以找到这一系列小程序的玩法。你找到这个系列的小程序,再把这些功能分别添加到朋友圈、对话框、表情包等不同场景里,随时使用。小程序小游戏中有许多卡券、签到、金币、进阶功能,于是你每天都在微信搜索里搜“我的福利”“好友福利”,然后可以在一个页面看到所有自己和好友的小程序状态,直接签到、进阶、偷菜、领券,一个搜索界面全搞定。随后根据每天收来的福利,在对话框里跟好用拼团、对战、氪金,进而把结果分享到朋友圈。
如此,完整的小程序体验就完成了。从聊天窗口——微信搜索——聊天窗口——小程序——微信支付——朋友圈——聊天窗口,完整的小程序流量闭环才算完成了。
在这个系统中,微信搜索是重中之重,能够在一个界面呈现所有小程序功能接口。此前“好友都在读”这样镶嵌在微信搜索产品内的功能,就是端倪。通过小程序,微信也在想尽办法将流量往微信搜索上引导。
其实,本来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都属于微信搜索体系的功能。张小龙为了扶植起微信搜索,下了不少功夫。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还信誓旦旦的表态——以后大家用到微信搜索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最先是用通讯录搜索、聊天记录引流,然后又祭出朋友圈、公众号两大杀手锏,去年绞尽脑汁拿出了“好友搜索”“微信指数”,但效果一直不怎么理想。原因就是微信搜索跟小程序一样,实在是太突兀了,没有跟微信的社交功能结合起来。
网页应用出身的小程序,则可以用自己负责的形态,帮助张小龙完成这一梦想。
靠着打通小程序的数据功能,微信搜索搜出的直接就是可用的功能。用户可用直接在搜索页面上,像收菜一样将这些功能批量添加到各个社交场景中,接着在微信群里像表情包大战一样,直接来一场小程序大战。
于是,微信搜索就被盘活了,到时候,微信真的就可以满足所有用户需求。
这就是张小龙的野心。
这一目的一旦实现,用户将会获得更优秀的未来吗?届时的竞争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但愿是一个光明坦途。
文/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
举报/反馈

百略网

55.8万获赞 4.4万粉丝
观百家而明韬略,商业有趣、有料。
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