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本文共1542字 用时约5分钟
1
“活该!”
我在“望月老友群”里转发了“今日头条大整顿”的消息后,有群友如是说。
在2017年的最后几天,「今日头条」收到了有关部门的整改要求,APP的5个主要频道停止更新,进入维护状态。
维护结束后,「今日头条」宣布关闭社会频道。而这个频道在「今日头条」APP的流量中占了很大比重。
随后,「今日头条」把“新时代”频道作为首页,并宣布要新招2000个编辑,党员优先;最终,内容审核团队的规模在10000人左右。
一时间,官方和民间态度出奇一致,普遍觉得它是“自作自受”。
然而,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此次被责令整改的、开辟“新时代”这个频道的、扩招内容审核团队的、大面积封号的,其实并不只「今日头条」一家。唯独「今日头条」负责了最多的话题和热度。
这并不奇怪,因为要骂的话,骂最大的那一家,效果总是最好的。
而细究媒体的评论和历史旧账,传统媒体,尤其是官媒的话,其实还夹杂着一些“江湖恩怨”。
早在2014年,「今日头条」C轮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的时候,魔都某早报的一位记者给我说,他们整个团队都震惊了。
因为她们想不明白,自己做采访做内容做编辑那么辛苦,转型新媒体那么举步维艰,「今日头条」这个自己不产生任何内容的货为什么会那么火。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算法。所以,这回算法就成了替罪羊,被批成了洪水猛兽。
2
我倒是觉得,算法,是今日头条的最大贡献。
在「今日头条」出现之前,我们的各类新闻资讯客户端,都还走着编辑推荐的路子,这是极不正常的事。
Flipboard, Reddit, Google News, TopBuzz这类国外社交聚合类的新闻APP,都是走的算法的路子。
这些年,智能算法在新闻领域应用越来越广,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都在尝试机器人写稿,英国卫报更是推出了几乎全部由算法生成的纸质报纸。
在国内,各大门户也在跟进,有的推出专门的算法推荐新闻客户端,有的在自家APP中融入算法推荐的元素,采取人工+算法的模式,效果都不错。
正如KK在《必然》里说到,未来的人工智能网络(主要包含算法)将会成为如同电力一样无处不在。除了新闻,电子商务、社交网络、音乐等各个领域都在被智能分发影响。
3
不过,算法到底有没有问题?
当然有。
比如,“信息茧房”的问题,推荐算法总是推荐自己看过或者喜欢的内容,从而限制了信息的多元性。使用搜索引擎也会陷入这种问题。比如,算法不准的问题,Facebook也曾把名画和普利策奖照片判定为色情照片。再比如,审核疏漏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加上人工审核的模块。事实上,以我的亲身体会,「今日头条」在内容审核上可能是最为严格的一个平台了。
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对算法的不断改进、对产品设计的不断打磨逐步解决的。至少应该给新事物以空间,应该给「今日头条」以时间,让市场竞争来促进算法进步,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政策来全盘否定。
4
「今日头条」另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自媒体的平台时代。
在「今日头条」出现之前,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的出现,让自媒体有了更多的寓意,也让自媒体平台成为一种潮流,连WiFi万能钥匙和LinkedIn这样的产品都加入了自媒体平台模块。
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在让更多自媒体人获益的同时,也开启了自媒体平台的补贴时代。
尽管我从未成功加入千人万元计划,尽管现在头条号的广告收益已经远不如腾讯企鹅号、UC大鱼号甚至是网易号和一点号,但我仍觉得,这个开拓者值得感谢。
更何况,时至今日,头条号的后台依然是所有平台当中最为友好的。
「今日头条」APP的内容风格和「今日头条」本身的一些行事风格可能为很多人所不喜,而技术的革新也必将打破一些行业固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头条被骂是必然的。
但是,在这个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推荐算法和大数据铸就的时代迷宫里,我们为何要去苛责一个略显特别的探路者呢?
举报/反馈

望月

1.1万获赞 3.7万粉丝
独立博客作者,科技专栏作者,自媒体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