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湖诌(本文为百家号独家稿件)
自亚马逊2014年推出首款Echo以来,全球智能音箱行业在2017年底终于爆发了,虽然这波节奏是用降价带出来的。
亚马逊Echo音箱在美国黑色星期五到网络星期一之间(11月24日-27日)大幅降价:老款Echo从164.99美元降价95美元到69.99美元;Echo Dot的售价从49.99美元下调到29.99美元;标准版Echo的售价从99.99美元下调至79.99美元。按照亚马逊官方口径,Echo系列产品在促销期间的销量达到了“数百万台”。 以平均每台降价20美金、销售500万台来计算,亚马逊起码花了1亿美金的代价来促成这个销量。
Echo的竞品——谷歌的Google Home系列也在黑五期间狂甩:Google Home mini从平时的49美元降价至29美元;原价129美元的Google Home更是降了50美元。
而在国内, 阿里巴巴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在双11直接从原价499元降到了99元,双十一期间销量突破一百万台。而京东联合科大讯飞推出的叮咚智能音箱,在双11期间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45%。
引用智东西分析文章中联发科技副总经理暨家庭娱乐产品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所述,2017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将达200万台(其中阿里巴巴在双11卖出了100万);而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今年出货量将接近3000万台(其中亚马逊Echo系列就占了接近2000万台),同比增长接近500%。
3000万台这个数字看着庞大,但与智能手机相比,当然还是小众市场,况且这个市场还是用促销与低价策略硬推出来的。
与手机不同,音箱本就不是生活必需品,况且这种产品还无法与目前的主流电子娱乐方式——视频与游戏产生直接联系。智能音箱的控制类、查询类功能虽然有用,但使用场景受限较大,且体验未必比手机更好。虽然小米的雷军前不久特意强调:“三年前我们认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现在AI音箱更加重要。”但是,智能音箱真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下一代主流交互工具吗?
只靠低价策略很难教育市场
巨头砸钱并不是盲目的乱花钱,也是各有各的打法。以Echo在黑五的促销为例,亚马逊官方确定降价幅度时必然会参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情况,最终以大家都能承受的平价(最多微亏)的方式补贴市场,但这也意味着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比如模具厂家、麦克风阵列解决方案商在盈利空间上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而像阿里的天猫精灵一口气降价80%的行为,着实降低了用户对同类产品的预期价位,大幅压缩整体行业未来的利润空间,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智能音箱产业链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亚马逊还是阿里巴巴,其实都在提前消耗智能音箱市场的尝鲜需求,如果未来智能音箱产品在功能上没产生革命性的进步,厂商再想卖出去这么多,或许只能采用更过激的促销手段了。
智能音箱或许只是巨头们虚晃一枪
智能音箱与传统音箱相比,最大的特点并不在于音箱体本身的音质有多好,而是在于音箱能听懂人话。其在硬件层面主要依靠麦克风阵列、智能语音芯片的成熟,软件层面依赖于语音识别与语义分析水平的提升。
这也意味着,智能音箱的核心卖点,实际并没有过于依赖于音箱本身,而是以一种相对灵活的形式存在着。比如科大讯飞的AI整体解决方案,装在音箱里叫叮咚音箱,如果换在其他家电如电灯里,可能就变成了某品牌的智能灯具。
对于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百度、小米、讯飞这类技术开放平台而言, 智能音箱的重点明显在音不在箱。促销狂甩,只是为了给训练AI模型找到足够的数据,而AI成长带来的增益将通过云服务方式开放给智能语音平台上的所有使用者。
像天猫精灵的核心其实是其内置的AliGenie人机交互系统,这套系统已经通过阿里云开放给了业界,覆盖的产品包括生活电器、厨房、电视、个人护理、大家电等多个品类。
所以亚马逊官方在公布黑五促销成绩时,并没有直接公布Echo音箱的销量,而是用了“支持Alexa的设备”这个说法,这些设备包括Echo智能音箱、 Fire TV Stick和Amazon Fire 7平板电脑。的随着麦克风阵列未来逐渐在手机、平板、电视产品上应用,亚马逊这个说法还会更坚定。
智能语音领域,创业公司在替巨头们
猜测下一代的主流交互设备无疑是玄学,但只要赌对了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智能语音,无论入口变成什么产品,核心技术提供商都会有分一杯羹的机会。
而在这个市场里,趟雷的风险其实已经不在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而是那些采用ODM方案的硬件创业公司。巨头通过开放平台把AI能力共享给了创业公司,让他们试错变得更容易。尤其像小米这种出了名的热衷于自己做爆款的公司,这次也做足了平台的姿态,在IOT方面,除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小米还提供了初创团队培育计划、优秀团队基金计划、软件开发商认证计划和开发者补贴计划等财务支持。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IOT技术开放平台真有点像风险投资行业了。巨头以技术入股,怂恿产业下游的小公司不断试探新方向,十家创业公司尝试十个方向,只要有一个公司做出了爆款,哪怕其他公司都死了,巨头都是赚的,毕竟核心技术与数据都是自己的。
据说,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上百家智能音箱方案商,他们从供应链内的各类公司拿到语音模组、芯片,然后迅速拼出一个解决方案。细想一下,这真有点像大逃杀,因为最终它们中的大部分公司都会死的,最终存活那几个,就是巨头养的蛊。
举报/反馈

湖诌

543获赞 311粉丝
只“湖诌”,不八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