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战》:借谍战的酒,浇观众心中的块垒
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始,中国就有了谍战片,如《天字第一号》。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谍战电影一直发展,多以惊险片、反特片的形式存在,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身的社会主义电影美学特征。而在新千年之后,谍战类型横跨了大银幕小荧屏,尤其是《潜伏》《风声》之后并逐渐加温,深受观众喜爱,成为津津乐道的公众话题。将于11月3日上映的《密战》正顺应了这几年谍战片的发展趋势,创作者将镜头对准了“孤岛”时期的上海,通过地下工作者林翔(郭富城饰)和兰芳(赵丽颖饰)为观众绘制出了一幅民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光辉的历史并非在同质的流动中展开,“孤岛”充斥着各色人等,有着特务、汉奸、平民,地下工作者林翔正是受命来到危机四伏的上海,重建惨遭敌人破坏的地下抗日战线。在重建过程中,林翔屡次遭到敌人破坏,赵丽颖饰演的单纯却很有正义感的兰芳被组织安排为林翔的“临时妻子”。在战火纷飞中,汉奸梁栋(张翰饰)逐渐意识到家国重要性,随同林翔、兰芳展开与日本侵略者及伪政府特务惊险刺激的生死较量。
空间设置是解读《密战》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创作者为观众分别设置了革命根据地、孤岛弄堂地区以及奢华的敌伪地区三个空间。革命根据地作为影片的叙事起点,暖黄的色调预示着革命充满着希望,林翔作为红色政权的符号奔向了上海,即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阴霾中的民众。值得肯定的是,红色政权在《密战》中并没有被神圣化或类似于手撕鬼子的妖魔化,而只是作为后景,叙事的重点更在于地下工作者与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制敌伪政权的过程;“孤岛”作为战争时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多元化的特点是本土化最外在的体现。弄堂是上海特殊的混合社区,五光十色的机构摊店如骨牌般密集排列在弄堂内,构成了一个袖珍型都市社会,也造就了都市社会中介的广大市民群。它既是移民文化的总汇,又是雅俗文化的交叉点,林翔地下工作和生活基本都是在弄堂之中,当然也包括各种打斗、追逐,因而,林翔这一英雄形象也多了点柴米油盐的味道,更能引发观众认同;而敌伪生活的区域则显得奢华艳丽,与另外两类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现如今的和平年代,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环境中过着平凡的生活,轰轰烈烈的英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和崇高信仰虽然从未消逝,但都被平凡的现实生活淹没了。如今在漫长的和平年代的我们,回顾当年刀尖上行走的革命前辈,重要的是要解决信仰问题。中国人向来没有西方式的宗教氛围,我们以和平美好的积极生活为诉求。《密战》却有效地在讲述关乎信仰的故事,在去政治的意识形态空档中询唤一种被中性、空洞或抽象化的信仰,林翔、兰芳和梁栋等形象的塑造拉近了“英雄”与“平民”的距离,更符合受众的审美心理,使受众感到了现实的超越,时体会到最真实、最平凡的英雄情怀和人生信仰,进而深刻反思并探寻生命的价值和人生信仰。无需避讳的是,影片另有寄托:借密战的酒,浇观众心中的块垒。
举报/反馈

云看电影

4.1万获赞 4.1万粉丝
诗人,影评人,在燕郊观察世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