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金企业IPO成为密集的时间窗口,并且再次将现金贷这个行业冲到了风口浪尖。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现金贷代表的一种业绩增长模式是众多行业内平台的一个缩影,当然行业平台之间在用户甄别,风控审核以及渠道转化上都存在自身的差异性。跳出平台看行业,从2016年开始快速崛起并成为行业领军趋势的现金贷行业已经撑起了互金IPO的大旗。
当思路回到2016年,当时的热点还不在现金贷,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彼时一个火热的概念是智能投顾,也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广大的理财和投资用户做智能化的理财资金和项目匹配。当时这个概念很火,也一度成为了众多互金平台和集团都在研发和投入的一大领域,从BAT到各种小众细分平台都开始研究这一块市场。但从结果来看,虽然在用户体验和产品匹配上具备一定的先行性,但并未能从根本上体现出财富管理的本质:全面配置、效率和科学性。
那为何到了2017年,现金贷行业就如火如荼开始成为各种平台争相进入的领域并且开始发力成为主要平台的一大盈利渠道呢?这个和行业探索与金融监管是分不开的。最开始互联网金融第一波是做O2O模式的互联网金融资产和资金匹配模式,也就是P2B的网贷模式,那个时候找到相对可靠的线下金融类资产就可以拿到线上进行拆分售卖,这种模式可以快速壮大规模,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显著改变金融环境,风险在交易中继续传递,一笔或者是几个大单就足以将平台拖入困境。
至此之后,在监管定调小额、分散的趋势下,以项目类资产为驱动的模式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信用借款撮合为主的P2P网贷模式,由借款人的资金对接小额分散的融资人需求。这种模式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额度不高,一般都在千元到万元之间,用户的授信模式主要采用白名单制以及掌握一些多维度风控手段来进行授信,由于单笔订单金额小,用户分散,产生的风控环境差异就是就违约、逾期类资产的抵御能力相对更强。再加上小额的用户借款者对利率是不敏感的,或者说是“利率幻觉”,导致在撮合服务的利息收入上产生比传统金融乃至于网贷行业浮动更大的收益空间。在现金贷行业进入监管视野之前,市面上的一些小平台在年化利率方面也呈现出以百为单位的浮动。
根据逐步演化的行业监管原则,利率不能超过36%已经是一个红线。对于现金贷,此前笔者就撰文指出过两种明显不同的差异模式:一种是有自身的用户场景和数据,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信用生态并且自身以数据化风控能力为依托的现金贷产品。
这种类型的现金贷其实更像是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在互联网化时代的一种场景。这种模式下的用户一般而言具有较强的生态属性价值,在具体到利率,偿还方式和逾期率等金融类指标上都相对表现较好。这样的模式也优先成为了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资产合作的目标对象。因为银行缺乏以消费金融为基础,以互联网信用为依据的资产,加上较高的收益,成为银行寻求资产多元化的一个手段。机构资金带来的好处是稳定、批量、快速壮大,还能带来产品的品牌化增信效果,因此去年以来主要平台都在对接机构资金。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也是创造一种信用属性和自身行业生态的过程,只不过和传统的银行风控手法相比,目前流行的大数据风控和建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在一定用户群和生态中的低不良和较好的信用情况管理。也因此推动了一些基于用户生态的个人移动端信用贷款和现金贷产品。
当然,除了这种以外,还有一种模式的现金贷,相对而言在业务模式和运营能力上都比较简单和直接。并且从今年开始就逐步引起了监管关注。之所以引发行业关注并且为监管所“担忧”,主要是在产品模型和定位了走入了误区:不是通过加强线上数据化风控能力来提高信贷质量而是通过大范围的市场推广和收取高额的利息来摊平不良资产所占比重,最后也能实现较高的盈利。这种相对粗放的模式核心利益点在于抓住了小额借款人对利率的不敏感以及市场上对小额借款的高频需求。也正因为如此,行业内现金贷产品在发展的早期也会出现一些风控、市场推广以及用户定位上的误区。
个人对于国内现金贷行业的理解: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到规范化发展期,关于现金贷行业的整治规范目前尚没有最终定局,目前监管的重点在于网贷行业,或者说是个人撮合模式中的资金端。具体的原则包括监管备案、银行存管、信息透明等,目前国内平台都在争取尽快拿到网贷备案资质。对于现金贷行业,从目前的管理趋势上看,后期很有可能会逐步要求明确持牌或者是网络小贷资质的要求,因为现金贷实际上从事的也是一种贷款行为,只不过在过去的几年,在网贷撮合模式的解释下,完成了借款人和融资人对接。
当然,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一些平台拿到了金融牌照或者是网贷资质,一些平台拿不到那么后期很有可能变成一种助贷机构,本身不直接从事放贷行为,而是提供数据化的风控管理和信审能力,加上营销和催收,和最终的放贷行为在金融机构和用户之间进行,这也是一种中间道路。
回到主题,这两周被冲到风口浪尖的现金贷行业,核心舆论点在于利息、催收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从产业周期看,现金贷行业目前也就这么几年,还没有经历过一个长期的产业周期,从一些平台的数据来看,风控能力和反欺诈能力有所加强,对成本和用户的综合把握能力有进步。在监管规定的36%以内的红线下,采用小额分散批量化的大数据驱动模式,商业价值是存在的。
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第一种模式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第二种有点概率论的模式将直接会面临困境。这也是后期监管需要着重把握的地方。危机过后,其实行业对现金贷产品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晰,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找到银行不太看得上的关注类到次级类的用户,给他们便捷的融资途径,建立好信用管理,解决临时小额的资金需求。
举报/反馈

拯迪

8获赞 74粉丝
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