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近年来,小家电颇受大众青睐。尤其是对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90后甚至00后而言,小家电成为了他们的“心头好”。在网络上,能看到许多年轻人撰写的各类小家电使用攻略,以及叙述小家电如何带来幸福感,并提升生活质量。
小家电受到消费力较高的群体的青睐,如净化器、榨汁机、吹风机、加湿器之类的产品颇为走俏,甚至成为人们家中生活的必需品。加之传统大家电市场几近饱和速度放缓,致使小家电的复合增长率逐年提升。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小家电的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在家电整体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
然而,提升“幸福感”的小家电在如日中天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其使用率低以及维修困难。现在小家电被人戏称为“一次性”家电,虽为戏言,但却较为形象地反映出了小家电售后市场的混乱现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成本太高。
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例子。笔者曾买过一个电热水壶,记得价钱是30元左右,也是因为笔者贪便宜,没有选择更为高价的。回去没用几天就坏了,本想修一下,但算了算花费,笔者就直接扔掉,买了一个更贵的。
实际上,小家电出现损坏情况的话,一般都是因为核心部件出了问题。而核心部件的价格是小家电零部件中最高的,所以维修费用你们懂得。此外,小家电产品型号繁杂,统一的零配件并不好找,所以渠道与备货成本也会算在维修费用之列。
与大型家电优质的售后服务相比,小家电售后维修处于起步阶段。往往保修期一过,就维修无门。退一步来说,就算是找到了专门的家电维修点,其维修成本也能达到当初买这个产品的30%~40%。
除了小家电产业链自身的缺陷,国内小家电市场的整体境况也是使小家电成“一次性”家电的重要因素。与成熟的大型家电行业相比,小家电还尚未有明确的政策,也缺乏相应的执行标准,更没有形成统一的维修和回收机制。即使有外包企业,也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享受到补贴,维修费贵,自然难以发展。
综上所述,一方面,小家电售后环节不给力已成定局,若是改变恐怕也难以见到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小家电创新力愈发高涨,各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增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产品处于闲置状态。如此循环不免使资源搁置和浪费,而直接遗弃则会给回收方面增加更多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以旧换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行思路,而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则是一条可以考虑的途径。毕竟网上信息通畅,渠道多,解决此类问题相当容易。
此外,小家电的有效回收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回收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开始进军家电回收行业,提升回收效率。可以说,“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在近两年的发展水平相当迅速,覆盖的城市逐年增多。回收的产品类型也从最初的手机等产品,逐步拓展到家电产品品类。
除了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之外,消费者自身也需“破局”。从目前来看,产品使用知识的缺乏是让小家电变成“鸡肋”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能一味的贪多图新,重要的是在购买之前对小家电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并且将手中现有的小家电充分利用起来,切勿盲目跟风,也不能贪便宜买一些没有保障的产品。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规避小家电的售后风险。
随着小家电市场发展日渐蓬勃,相信小家电行业也会日渐走向成熟,并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举报/反馈

最极客

8.3万获赞 4万粉丝
关注前沿科技与极客文化的新媒体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