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燕》高尔基
《海燕》描述了革命者的形象,在中学时代老师是要求背诵这篇散文,是一篇不朽的名著。如今我只能默写出这一句了,其他部分基本都还给老师了,此外我记住了有生以来最长的一个人名,就是高尔基的全名——阿里克谢 马克西莫维奇 彼什科夫,还有他的代表作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当年作为一名理科班的学渣,我很自豪的就是语文成绩一直是学霸水平。遗憾的是在高二分班那天睡的比较朦胧,没有报名文科班就被默认留在理科班了,等到高三发现数学试卷基本做完选择题就可以交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高考数学我还是在考场上睡了一个多小时,其他几科发挥还行,考了560多分,赶上扩招也算混进了大学。
我喜欢观察生活,总结规律,特别不擅长抽象思维,又懒得背很多公式,因此数学尤其是代数学的一塌糊涂。我相信所见即所得,存在必有合理性,理论出自实践,多读历史可以洞见未来,对形而上学的东西天生比较抵制,经常开脑洞,喜欢换位思考,因此经常分享一些跟大多数人视角不一样的观点。
我在观察思考这一轮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时候,我不认为这是一场互联网革命,更不认为颠覆了什么,确实改变了很多生活场景,改变了商业应用场景,改变了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值得期待与喝彩,相反很多改变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倒行逆施。
我认为这一轮互联网创新创业中涌现出很多现象级的创业者和企业不是“高傲的海燕”,而是“狂风卷集的乌云”,狂风就是疯狂的资本,很多创业企业都是资本驱动的“乌云”。
谁是“海燕”?我认为是基层的劳动者,那些穿行在城市中的“外卖骑士”、“快递小哥”、专车司机等等,他们目前不仅没有“高傲”,而且在很多时候还显得很“很卑微”,因为在“狂风卷集的乌云”笼罩下,确实出现了“一小撮人”对服务的提供者,就是基层的劳动者缺乏应有的尊重。当然“这一小撮人”一直存在,在这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更加凸显出来了,所谓的“照妖镜”现象,互害现象,诚然这都是发展的代价,需要进一步发展去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还按照目前的节奏发展下去我不认为能很快的解决,这场创新创业应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互联网的下半场不能是上半场节奏的延续了,是需要换一个赛道,还是换一个思维呢?无论如何,我都觉得应该先重视劳动者的权益,去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的时候,不能让他们再铤而走险,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时候,也要让劳动者有尊严,在消费升级的同时消费者的素质也要获得升级,我坚信科技的发展能够有解决方案,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如果长时间劳动者得不到尊重,那么这场变革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倒行逆施,必将失败,过分的去“宠爱”消费者而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绝对不是消费升级,而是我们的城市生活会出现失衡。如果这些现象级的企业不去做出改变,继续下去就是自掘坟墓的过程。
比如滴滴的专车司机群体中,目前有多少合规,有多少不合规?司机与滴滴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出现了交通事故谁去给这些司机群体提供保障,谁去给受害者提供保障?不合规的司机目前还游走于有关部门的执法弹性当中,自己都知道自己不合规,到了火车站和机场等“高危”地区,随时可能被执法人员罚款扣车,难道滴滴公司通过合作的车行报销罚款就是保障吗?目前已经有法可依了,滴滴这种行为算什么?滴滴为了自己的发展,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还在吸纳那么多不合规的司机,在竞争中形成了对竞争对手的优势,竞争对手为了抗衡这种优势,是不是也要这么干?都这么干,都有法不依,还要法律法规干吗?这是创新创业吗?不要睁着眼说瞎话,不承认这种现象存在,北京的每一个滴滴用户上车跟司机聊聊天,谁都清楚有多少是“京人京车”,不用我去取证吧?我在这里善意的提醒一下滴滴用户,如果你们坐在一辆不合规的专车中,你们自己觉得安全吗?用户没有违规违法,但是要不要分担违规违法的风险?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据说参与运营的私家车很多保险公司是不予赔付的,因为保险公司是否给予事故理赔,首先要确定私家车有没有存在非法运营的行为。不出事故,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出了事故怎么办?是不是司机与用户都是受害者?在分享出现便利的时候,首先分享了出行风险,这是让出行更美好吗?这是不是本末倒置?是不是倒行逆施?是不是需要改变?
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外卖骑士”群体和所有的交通参与者中,无论是私家车碰了“外卖骑士”,还是“外卖骑士”碰了行人,在保险理赔中都很麻烦。我一个同事正常行驶撞上一个“外卖骑士”,所幸不严重,轻微骨折。伤者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出于人道主义都要赔偿,一番扯皮后陪了大几千块。是不是大家都是受害者,都是这场创新创业的受害者,这种风险已经普遍存在了,是不是需要改变?有谁想过,在家里叫了一份外卖,这份外卖从店家到用户手上,一路上多少人在承担着风险?“外卖骑士”这份钱赚的不仅辛苦,还承担着风险,就不说有多少“骑士”一路上无视交规了。是不是细思极恐?作为消费者会因此就不叫外卖吗?不会!送晚了还要给差评,没毛病啊?如果这就是消费升级,是不是代价过于高昂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劳动者在承担风险。
我已经不想去呼吁什么了,很多人都在呼吁,也不再去批评滴滴、美团等现象级创新创业企业了,都独角兽企业了,该好好想想如何发展下去了。所有人都换个姿势审视这一轮互联网创新创业,都创新了什么?共享了什么?
今天我就不下什么结论了,我还是讲个故事,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团的故事。
在我看来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团就是一片“狂风卷集的乌云”。
首先骑士团产生的背景是十字军东征,这欧洲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章节,是一场持续了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军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情怀与梦想爆表!但实际上是以政治、社会与经济等目的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十字军东征开始是取得过很多胜利的,建立了很多十字军国家,其中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解放了圣地,因此受到了整个天主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如神迹般传诵。
但是十字军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八次东征最后的被各种暴虐,几乎全军覆没。恩格斯写道:“……在十字军远征期间,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由于本着收复被阿拉伯邪恶入侵的土地结果各种原因造成了失败,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十字军在抢夺了圣地耶路撒冷后,进行了空前的血洗。单在一所寺院里,就有约1万名避难者惨遭屠戮。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但是意义非常深远,欧洲欧洲中世纪黑暗封建统治的基础被动摇了,开启了对东方的贸易,开启了现代化进程,间接的开启了文艺复兴等等。
骑士团是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相对于十字军,那也是战斗力爆表的存在。他们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侣,但其实质却是军人,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圣经》,也不是祈祷词,而是"战斗"!他们身穿半修士式的外衣,而外衣下面仍旧穿着骑士的甲胄。他们的武器不是说教、而是利剑和长矛!最重要的是骑士团有当时罗马教皇授予的特权,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不受十字军国家的僧俗统治者管辖。在名义上,骑士团必须恪守安贫、守贞和听命三大戒律。但是,骑士们朝思暮想并且为之忙得不可开交的,却是积累财富。他们根本做不到安贫乐道。而且,十字军国家的僧侣封建主为了借其力量使西欧人长期占据地中海东岸,也给予骑士团以优厚的待遇。因此,骑士团的生活方式极端世俗化。
可以想象,当年的骑士团绝对是有名有利,念着圣经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还能源源不断的拿到各种权贵的资助,同时还做生意,而且做的很大,黑钱白钱都赚,钱多了就放高利贷。十字军惨败貌似也没影响骑士团赚钱,比如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撤到塞浦路斯,再返回法国时,他们在法国居然是国王的大债主,拥有几千座城堡和巨额财富,国王和主教因此羡慕与嫉恨。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编织“异端”罪名去铲除他们,“黑色星期五”就是搞死他们的故事之一,有兴趣可以去读这个故事。资助骑士团的幕后金主和搞死他们的国王,都是封建主,怎么看骑士团都是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已。
骑士团在我看来在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大潮中就是风光无限的弄潮儿,高端大气上档次,阳奉阴违,一套“神受正义”的皮囊,最初确实打了几场漂亮仗,然后就干着龌龊的勾当,最后盛极而衰,被收拾了。当然至今还有些残留,不是所有的骑士团都挂了,劫后余生,重组求生的骑士团是有的,都发生了质变,有的变成了跟幕后金主一样的人,有的回归了初心颠沛流离的存续下来。
骑士团已经写入历史了,现代社会不会再出现骑士团了。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很惨烈,传说后期很多儿童都被送去征战,结果多数被奸商们在船上就被当奴隶贩卖了,虽然算不上一场革命,但却深刻的影响了欧洲,为后来欧洲诸多革命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骑士团就是一片“狂风卷集的乌云”,云起云散了。
举报/反馈

王可

2.6万获赞 9825粉丝
一个土鳖互联网创业者的独立观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