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也成了“乡巴佬”,见识到金融科技(Fintech)在中国的崛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形容道。为此,他要求当地金融发展局加速“补课”,以保证其“智慧国”战略的落地。
同样需要补这课的,还有国内那些心心念念要上市的企业。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有52家企业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被否,数量超前4年总和。其中,制造型企业居多,主因是证监会质疑它们持续盈利的能力,本质在于很多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长过快,或者占营收比例较大。
按彭博社统计,仅国内上市公司,应收帐款总额就达3.89万亿元,两年内增长23%,一家典型中国公司收回销售款项(帐期)平均需83天以上,时长是其他新兴市场的2倍。更可怕的是,3年以上“高账龄”应收账款占比超30%。
不言而喻,若更多这样的企业上市,现金流周转、资产运营效率低下,持续盈利没法保证,势必令资本市场成色再下降。所以,这波严审IPO的“水逆”才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些。
“其实,这些企业只是太习惯过去,还没补上金融科技的课。”群星金融CEO姚猛解释道。群星因为帮助联想、海尔等上市公司操作供应链金融而出名,它利用技术手段,“透析”核心企业与下游经销商的运营数据、财务状况、合同执行等信息,将其归结为标准化、即时化的数据,并通过分析积淀数据,建立风控模型,明确企业的信用状况,由此,让上市公司把应收账款“卖断”给金融机构。
这样一来,应收帐款变成流动资金,企业资产被盘活,获得充沛的现金流,自然提升运营效率,活出自己的Freestyle。
所以说,当海尔、联想等上市巨头,都努力用金融科技为自己“打Call”,这时,若后来者还不能加速补齐金融科技的课,就不能在证监会面前证明做大做强的能力,更可能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沉底。就像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应收帐款的病,金融科技的药
在商言商,商场即“战场”,金钱即“军火”,周转即“爆破”。多“军火”且高“爆破”,才能将商业运营效率提升至最高。
举个栗子,A公司生产智能家用电器,原来全年出货约4000万元,下游经销商平均90天的帐期,回款拖沓,其资金年均周转仅4次。也就是说,A若一次出货1000万元,其毛利为150万元,年获利仅600万元。哪怕资金周转一年能多提升2次,那也意味着300万元、50%的毛利增长,这对资本积累,经营扩大的意义可想而知。因此才说周转即“爆破”。
要知道,过去的大工业时代,企业经营约等于计划调度和生产排期,像A这样的企业再努力,也无非在信息流、物流上加码,缩短上下游对接时滞,提升供应链运转效率。但无论如何,它们没有思路,也没有方法,让下游渠道商大幅缩短账期,提升周转,将应收账款快速变现,把资金流玩出不一样的花火。
可现实中,企业的竞争,早已变为整个商业生态的对决,谁能早一步打通商业链环节,重构供应链价值,将别人在应收账款上的不能、不行变成自己的可能、可行,便能成就《三体》描述的“升维战略,降维打击”,铸就远高于同行的竞争力。
而金融科技正是希望所在。如今剔除了P2P、区块链等“高调的概念婊”后,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指导,它走向产融结合——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既有深厚的行业根基,又不乏金融的滋润万业。
在此基础上,金融科技成为资金需求、资产供给的连接器、稳定器,所以,群星这样的玩家才能以创新风控的角色,加速应收账款变现,为IPO前后的企业带去供应链、金融的撮合力,用“金融科技的药”治疗“应收账款的病”。
的确,不审时则宽严皆误,这波“金融科技+”,谁融合得快,谁就能胜出,企业若还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不仅错失IPO,甚至会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突破边界
无疑,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已进入“意义”时代,它有能力成为耦合商业利益的“齿轮”,协调各方的运转诉求。这对多数企业来说,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们只有找到“金融科技+”突破边界的钥匙,才能迎来新一轮的成长。
还原到A公司的案例,它与下游经销商的贸易订单等经过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数字加签,大量、分散的应收账款由群星风控打分、信用评级,就能被金融机构“买断”(贴现),进而转变成A的现金流。如此,A的实际帐期缩短一半,资金周转率提升至每年8次,运营获利有望升至1200万元以上,年循环贷款8次,支付利息约400万元,年毛利可在800万元以上(之前是600万元)
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企业要不断做强做大,就必须像A公司这样,突破旧的运营套路,展现出非凡的财技与盈利,如此,才能走向强者恒强——证监会发审委要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力量。
而为它们神助攻的金融科技,则让场景和产业深度结合,把技术逻辑转化为金融逻辑。它像极了20世纪初的福特汽车,满足人们对“快”的渴望,足以让更多玩家抛弃老套的“马车”。
可以预见,金融科技必将在新经济领域再演绎一场“供给创造”的革命,用不了多久,它注定在“变革金融服务的触达、提高金融体系的功能和提振企业”等方面爆发出巨大量能。
那时,企业整合的范畴、商业生态的概念、竞争的维度已非过往所能藩篱,谁能更早玩转“金融科技+”,谁就能像海尔、联想那样,带着强资产在新技术浪潮中展开绝地反击。一句话,企业有冲天之志,无Fintech不能腾达。
不言而喻,大势如此。现在,企业如果没有对金融科技的落实,没有对“金融科技+行业”的预判,却还一心想拿“旧船票”登上IPO的“新客船”,它就活该“出师未捷先被毙,只让败犬泪满巾”。
无论如何,时间不欺人,咱们大可以拭目以待。
——————————————
作者:小郝子 / 微信公众号——郝闻郝看(ID:haowenhaokan),10年传媒经历,前商业杂志资深记者,一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喵……互联网的幸福就在这里。
举报/反馈

郝闻郝看

240万获赞 5.6万粉丝
互联网的嘈与爱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