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技】暮雨
近日,北京交通委“三弹连发”,直戳共享单车行业命门。在本月先后发布的《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和《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三大政策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强制共享自行车投放使用3年应更新或报废,并对车辆完好率和停放秩序作出前所未有的严苛规定。
政策的重拳,令企业避无可避。当监管之威带来成本高压,处在浪潮之巅的共享单车行业,显然离退潮不远了。
政策的靴子落了地,共享单车企业迎来“生死大考”
这一波三大政策文件中,涉及到对共享单车企业无序投放、承租人无序停放、押金缺少监管、集中停放区车位不足、承租人侵占藏匿、破坏车辆等问题的诸多整治规范。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在于:车辆投放使用三年应更新或报废。这等于说,一辆共享单车的生命周期,最长不超过3年。
新规同时提出,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共享自行车,要求每年定期进行存量车复检,不合格产品批次应全部召回;车辆完好率不得低于95%;企业要加强对共享停放秩序的管理,不仅要在客户端展示停放区、禁停区和禁骑区,还必须在交通枢纽、轨道站点、重要商圈等重点区域,采用电子围栏与人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停放秩序;此外,新规甚至提出车身不得设置商业广告。
其实,这些规定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早有预告。
早在今年4月,北京就出台了《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而上海在今年3月,便就国内首个共享自行车团体标准就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提到“共享自行车一般连续使用三年即强制报废”、“报废车辆不允许进行拼装、修理后再投入市场”。
可以预见,后续全国其它地区极有可能将跟进北京、上海发布的政策,不排除在严苛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共享单车行业的寒潮,即将席卷全国。
虽然说政策收紧早有先兆,但企业所承受的冲击却不会因此消减半分。这一系列规定,对共享单车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和盈利等构成全方位的严峻考验,甚至说企业即将迎来“生死大考”都不为过。
其中,车辆造价成本远高于同行的摩拜单车,无疑是最受冲击的一个。
强制3年更新报废,宣告摩拜“四年免维护”目标作废
至今,媒体和业界依然对摩拜单车问世之初那句“四年免维护”的口号记忆犹新。
为追求功能的创新,提高车辆的耐用性,降低后期运营维护成本,摩拜选择了自行设计研发的重模式。摩拜天使投资人李斌及创始人胡玮炜甚至都在不同场合指出,“摩拜模式”的核心就是免维护,这也是摩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摩拜为“四年免维护”付出的代价,是放弃成本优势。根据公开报道,摩拜初代车型成本高达6000元/辆,改良后的新版车型,成本也在1000元上下,远高于车辆造价仅区区数百元的同行。也就是说,每生产10万辆单车,摩拜单车的造价成本就达到1亿元。这让摩拜的模式变得格外地“重”。
对此,摩拜CEO王晓峰曾无奈地表示,“没有人喜欢做重资产的模式。”
至今为止,摩拜共投放了700万辆单车,仅造价就达到70亿。而且,由于摩拜车辆设计迥异于一般自行车,导致维修成本高昂,维修周期长,这也让摩拜的模式变得更“重”。
高昂的造车成本,加上不菲的后期运营、维护和营销支出,毫无疑问地给摩拜的资金链带来远超同行的压力,而盈利则遥遥无期。在德国媒体《经济周刊》发布的一篇题为《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的报道中,记者犀利地将这种“无法回本”的模式称为“白痴经济”。
而此次新政的落地,无情地宣告摩拜“四年免维护”的目标成为泡影——无论造价几何,3年已是大限。而真正令人忧心的是,当这700万辆单车生命周期结束,摩拜面临的是下一个700万辆,甚至800万、900万乃至更多车辆的重新生产和投放,意味着继续砸下一个又一个的70亿。
试问这样的“吸金黑洞”,依靠不断融资能否hold住?
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推高,盈利的通道则被堵死
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加之无序停放导致的占道乱象,在不少地区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以北京为例,据最新统计,全市已有15家共享自行车企业,投放运营车辆达235万辆。这直接导致近日北京紧急喊停,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单车,并在最新政策文件中,要求企业匹配更多人力、运力资源,在线下对车辆进行调度和维护。
除此以外,新规还要求企业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共享单车定期检查车辆质量,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保证车辆完好率不得低于95%。
这些规定都将进一步推高共享单车企业经营成本,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成本之重。所有共享单车企业都将深受冲击,就连“四年免维护”的摩拜单车也不能幸免。因为,尽管号称四年免维护,摩拜单车实际上却依然面临严峻的车辆损坏问题。在全国各地有大量的摩拜单车维修点,坏车堆积如山。
雪上加霜的是,北京新规还额外提出:共享单车车身不得设置商业广告,这对寄望于通过车身广告盈利的共享单车而言不啻于当头一棒。
此前,ofo、摩拜等都曾通过定制车身的方式,为合作伙伴品牌打广告,小蓝单车Bluegogo更曾宣布将于今年10月推出搭载中控屏幕,带有带有导航、广告等功能的新车型,打造精准广告平台。如今一纸禁令飘来,黄粱梦碎,令人唏嘘。
而对于缺乏大量资本扶持的二三线阵营企业,这一条规定就更可谓是飞来横祸了。除了骑行本身的收益以外,广告几乎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营收渠道。可以想见,通过车身广告盈利的路径被阻断之后,这些企业对资本而言,可能剩不下什么投资的理由了。
北京的秋深了,早晚都需添衣。共享单车行业的寒潮也来了,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这刺骨的寒意呢?
蓝科技(www.lankeji.com)文章可见微信公众号(chinalankeji)、新浪微博/博客(@中国蓝科技)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界面、钛媒体、一点资讯、ZAKER、北京时间直播号等十多家知名平台。商务合作、投稿邮箱:403546203@qq.com。
举报/反馈

蓝科技网

2.5万获赞 1.3万粉丝
蓝科技-发现科技商业价值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