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创下了近年来中国实体商业行业会议规模之最,但真正有可能使其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一笔的却肯定不是规模,而是因为它在实体商业大变革的关键节点上,及时的把科技业与实体商业两方面的力量进行对接,充当了中国新商业时代启蒙者角色。
黑科技背后的实体转型新动力
刚刚,一场近年来最大的商业年会在上海落幕。这场于8月30日—9月1日举办的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是迄今为止,中国实体商业科技融合领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大会。短短两天内,吸引了商业地产和商业零售企业217家、品牌商607家、科技企业67家、产业链服务商54家,同时还有超过15000家国内外品牌及5000余家代理商高层代表参会。
和所有的顶级商业峰会一样,这次大会大佬云集。比如来自政界的有刘向东和龙永图、来自学界的有樊纲、来自跨国公司的有耐克总裁Elliott Hill、来自科技与互联网业的有雷军,随便拿出一个来都相当高端。
然而对一般参与者而言,大会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它明明是一届面向实体商业、传统经济业者和零售业者的大会,却到处是科技味。集中展现出大量的“商业黑科技”,令人强烈感受到,即将面对的商业新世界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再不跟上就要落伍了。
在现场目睹这些“黑科技”将可能给商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观者,尤其是实体商业赛道上的参与者,其体验是五味杂陈的,有直面未来的激动与迫切,有贴近机遇的兴奋,也有唯恐被时代所抛弃的焦虑。
比如,对于大型商圈的运营者来说,作为基础服务,都在追求为顾客提供好的停车体验,停车场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齐备,但却很难想象停车场除了变得智能化,还能通过大数据为商场引流和增加用户,使其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新空间。
而在年会现场,国内智慧停车企业ETCP就展示了它们的“黑科技”。上万名观众通过现场搭建的“大数据墙”和智慧停车实景体验区看到,包括无感自动支付停车费在内,一辆车几乎没有感知地进出停车场,而ETCP依靠其智慧停车技术,把分散的停车场,做成了一门大生意。
在消费者的一般概念中,黑科技是能带来新的声光影像体验的硬件产品上的突破,但与传统的消费电子年会或者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的黑科技不同,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上黑科技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酷,但却是帮人赚钱的新科技。
循着这一逻辑观察,会发现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不但是一个零售业年会,同时也是一场科技盛会,除了ETCP的智慧停车,还可以发现IBM将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带到了现场;甲骨文带来了其完整的SaaS云服务解决方案;万店掌展出了为连锁零售行业提供的人脸识别等技术;RetailNext展示了零售IoT智能商店分析软件平台和Aurora传感器;“扫货星球”则推出了“Xmall无人零售店”、“智能贩卖机”等创新产品和技术,其中的“Xmall无人零售店”,消费者甚至可实现“无手机消费”的创新体验。
这次商业年会聚集了6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时也引入了国内外67家科技企业展出了诸多最新技术在商业上的应用。在传统实体商业面对多重冲击,向实体商业科技融合迫在眉睫之际,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上黑科技的集中涌现,反映了商业界对实体转型新动力的期盼与渴望。
与传统的商业会展相比,上海国际商业年会具有浓郁的“启蒙”特色
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创下了近年中国实体商业会议规模之最,但真正有可能使其在商业史上留下一笔的却肯定不是规模,而是因为它在实体商业大变革的关键节点上,及时的把科技业与实体商业两方力量对接,充当了科技实体转型及零售创新转型的平台角色,充当了组织中国乃至世界顶尖商业科技企业,对10万参会者(其中相当多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零售业者)进行观念普及的启蒙者角色。
在此届年会举办之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具有类似使命的大会,这是一片空白地带。而主要原因应该是新零售、新商业等变革理念提出时间较短,商业变革来的太快,令多数人猝不及防。
客观讲,在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巨头的耳渲目染之下,在媒体的反复轰炸下,在同行的议论中,仅一年之内,所谓新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但零售业者多数还只是处于保持关注中,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到新技术对商业的改变,其事业所受到的冲击也是缓慢发生而不在一夕之间。即便有了切肤之痛,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但来到商业年会现场,亲临其境的冲击,再加上巨量的解决方案,却有可能使他们避免温水煮青蛙的结局。会发现,原来,所谓双线融合,所谓“商业+智能科技”离自己并不远,我也能。
这种启蒙者与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决定了大会的组织特色与内容特色。
大会不但聚拢了资源、展示了新技术、对接了需求,展示了大量的“黑科技”似的新技术,同时还组织了思想上的传播与碰撞。在整个大会期间,同时有中国消费经济转型升级高峰论坛、2017中国商业科技峰会、中国商业创新峰会等十余场论坛活动也被组织起来。
在这些论坛上,像龙永图、樊纲、雷军等在中国改革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政府官员、高层智囊以及零售业转型与探索推进最迅速的企业家们都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探索的话题从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关系到认知零售的未来再到新零售如何提升效率,话题兼具前沿与开放,宏观与实操等多重特色。
与传统的商业大会相比,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更像一场“开眼界”的大会,而在变革中,开眼界往往都是原动力之始。
放眼新世界:从万国博览会到上海国际商业年会
任何社会性变革的到来,都需要思想与观念上的启蒙,都需要对旧世界的抨击以及对新世界愿景的展示。这一道理放在科技与商业变革领域仍旧成立。
人类第一个博览会是1851年的伦敦万国博览会。在海德公园,一座象征新时代的巨大玻璃房子“水晶宫”拔地而起,博览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与其创造的巨大财富。在本质上则是向世界输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价值观,反映着人类对新技术和新世纪的憧憬。
今天中国的社会已经与20世纪初截然不同,但就因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变革冲击而言,两者是相似的。商业变迁之下,有人恐惧、有人欢呼。而作为基本的社会公平,无论是媒体,巨头也好,商业力量也好,都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力量,消除信息不对称,使最多参与者处于相对一致的起跑线上。
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国际商业年会的举办,实际上有着超出商业领域的社会意义。在短期上利益和功能上,它搭建了一个实体的开放平台,确实能够解决实体产业链中各方的需要;在目标上,是推动线上线下科技融合,其影响力辐射实体和科技两端;而在宏观上,却有着推动中国零售消费升级转型的作用。
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已成主流认知。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之所以一出生既规模空前,也与这样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在中国,至少在漫长的转型期内,这样的商业年会应该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如此,才能使新的商业观念深入人心,继而推进中国不但在互联网领域,而且在零售业领域也能够实现赶超。
举报/反馈

信海光

5.6万获赞 3.4万粉丝
专栏作家、商业模式批评人
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