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为已经五个月了,不时有人问我"从甲方到乙方"的体会。其实对于我来说,变化更多的,是从"坐商"向"行商"的调整。
记得第一次公派出国填表,"职业"那一栏我写的是"manager",结果被笑话了,说你要填"Businessman"。是啊,无论在企业里是搞技术的,还是管理者,抑或是别的什么角色,本质上你就是个商人。
在商言商。既然是商人,就别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想象得多么高尚单纯。你应该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企业创造价值带来收益,如何既让与你做生意的伙伴高高兴兴,又让雇佣你的人或者自己赚到钱,才是商人的本分。
在移动的时候,我是"坐商"。坐在办公室里,就会有世界级的厂商带着最先进的产品找上门来,寻求与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的机会。而作为各省移动公司的管理机构,能不断从各种交流汇报中了解市场、业务、创新、运营情况。如果出差,无论是去基层调研还是去参加会议学习培训,吸收到的都是预先准备好的浓缩精华,效率高。
坐商往往危机感不强,门庭若市的体验很容易让人飘飘然。闭门家中坐,门口挂的是金字招牌,貌似需要做的只是选择,不满意就继续研究;其实是因为在众多选项中保持正确理性的判断绝非易事,需要更多的时间。一来二去,养成了慢节奏和稳妥的习惯,这就是大家看到的效率低。
来华为之后,我成了"行商"。如果不是开会,每天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非常有限,需要四处去学习、交流、谈合作,比以前辛苦了不少,自觉工作效率下降了不少。见客户谈合作,即使事先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的谈了四五次,好不容易有了松动,结果又被什么事情耽搁了,甚至杳无音讯。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亲历过接待客户前的素材准备,才能真正体会到:在给客户呈现的那寥寥几页"胶片"的背后,包含着多少人付出的多么大的心血和代价。特定个体的高效率,是众多的资源,以高度聚集的方式换来的。
如今的我,是要拿着方案和技术产品,去寻找能够解决的问题,探索可能的商机。行走带动了思想的积极主动,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很多,多年解决不了的拖延症和对困难的恐惧症,居然自愈了。
所以说无论是"坐商"还是"行商",都有效率高的地方,也都有效率低的场景。我能体会到当年合作伙伴的辛苦,同时也能体谅甲方的难处与压力,心里再急也要笑对客户:"呵呵,没事,不着急。"
从坐商到行商,对于我个人来说,思想更加开放,思维更加积极,眼界更加开阔,因此也有了更多更大的收获。
前年开始,我又重新加入到锻炼健身的群体中。毕竟十几年的时间没有进行专门锻炼,最初有些不适应;但是几次过后,肌肉的感觉和身体的协调性逐渐恢复,一段时间的健身之后,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原来运动带来的变化,真的会从身体扩散到心理。
人在一个地方坐久了,不可避免地会趋于保守,尤其在强调安全、稳定、可靠的电信运营商,更是对新生事物和变化报着质疑的态度。年龄资历的增长,再加上运营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性格脾气都在慢慢变差,经常失去耐心,不考虑他人感受。这些毛病,现在想来,很多都是"坐"出来的。
如今做了"行商",主观能动性也随之调动了,久违的活力、韧性,以及为人处世的平和,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
我的为商之道,不在尔虞我诈,而是把产业做起来,把蛋糕做大,实现多方共赢。
为了这样的目标,虽受奔波之苦,乐此不疲。
举报/反馈

宁宇

1979获赞 1万粉丝
探讨数字化和企业相遇的问题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