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订阅李俊慧的百家号
文/李俊慧
共享充电宝领域的专利大战,颇有成熟行业巨头间PK较量的劲头。
继此前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来电”公司)将陈欧投资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索赔600万元后,如今,来电公司被另外一家陈欧投资的公司起诉专利侵权。
日前,天津西瑞尔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西瑞尔公司)将来电公司、北京奥中世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奥中世贸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索赔300万元。
与来电公司诉街电公司专利侵权类似的是,西瑞尔公司诉来电公司专利侵权索赔标准也是按照每项专利100万元提起的,而与来电公司诉街电公司不同的是,前者一共起诉了6件专利,后者一共起诉了3件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来电公司与街电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除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的6件纠纷外,尚有深圳中院已受理的6件纠纷。
共享充电宝行业缘何成为专利大战“高发”领域
目前,在共享充电宝领域,有两大模式或类型,一种是以街电、来电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充电宝租赁”;另外一种是以小电、HI电等为代表的“充电宝扫码充电”。
其中,以街电、来电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充电宝租赁”应用场景认知度高且盈利模式比较明显,因此,在该领域竞争显得尤为激烈。
简单说,在当前智能手机电池容量及充电技术没有实现颠覆性革新前,充电宝依旧是大多数手机用户不可或缺的“配件”,而来电、街电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充电宝租赁”,布局网点越多、用户触达越方便、借还越便捷,其盈利前景就更加可期。
众所周知,在智能手机、芯片等领域,历来是专利纠纷高发领域,究其原因在于,类似诺基亚、爱立信等通信巨头积累了大量的通信技术专利,左右着行业的发展和进入的门槛,虽然,很多传统通信巨头不再直接从事手机制造,但是,它们依旧可以从通信行业的繁荣中获得相应的技术回报。
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充电宝租赁”模式,由于其模式的生命周期至少不低于5年,因此,谁能掐住行业的技术命脉,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进而有机会领跑行业。
此起彼伏:共享充电宝行业专利大战硝烟不断
2016年,来电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多轮次专利诉讼,其中,来电公司与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的侵权纠纷,两审均以来电公司胜诉为结果。
简单说,来电公司两审胜诉,一方面,对其持有的与共享充电宝相关的专利质量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更是坚定了该公司通过专利诉讼遏制竞争对手的信心。
2017年5月17日,来电公司将街电公司诉至深圳中院,共计6案索赔6000万元,2017年6月6日,来电公司将街电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计6案索赔600万元。
2017年7月,西瑞尔公司将来电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计3案索赔300万元。
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行业的“10天时间,5笔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融资速度,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如今,“两个月、15起案件、累计纠纷额6900万元”的专利纠纷大战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涉案专利:三件与手机电池充电相关的技术
西瑞尔公司起诉来电公司侵权的三件发明专利,分别为“一种手机电池的充电箱”(专利号:ZL201410667122.6)、“一种可识别身份的手机充电电池的充电箱及其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1410666867.0)和“一种手机电池充电更换系统及充电方法”(专利号:ZL201410667099.0)。
其中,“一种手机电池的充电箱”于2014年11月20日申请,2015年2月25日获得核准授权,“其特点是:包括:箱体、主控电路板、触控屏和若干个电池插入口位于箱体上的电池腔”,可为手机电池提供充电服务。
“一种可识别身份的手机充电电池的充电箱及其识别方法”于2014年11月20日申请,2015年2月25日获得核准授权,该技术提供一种可识别身份的手机充电电池及其识别方法,包括电池芯及外壳,还包括服务器、充电设备或维修设备上的RFID读卡器,其原理主要是借助RFID芯片和二维码,实现对电池的识别。
“一种手机电池充电更换系统及充电方法”于2014年11月20日申请,2015年2月25日获得核准授权。
值得注意到是,或许受专利撰写等因素影响,前述三个专利主要面向手机电池的充电、识别和相应管理系统。手机电池与充电宝能否归为同一产品以及上述解决方案与来电柜式充电宝设备是否相同或相似,将成为案件审理的焦点所在。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西瑞尔公司的单一股东是成都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陈欧。
因此,“互联网+充电宝租赁”领域的专利大战,可以概括为:来电起诉了陈欧投资的街电公司,然后,陈欧投资的西瑞尔又起诉了来电。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
举报/反馈

李俊慧

61.4万获赞 5.9万粉丝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