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开源技术在云计算领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以OpenStack、Docker等为代表的开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国内的开源生态圈正逐步建立。开源与云计算相依相伴,很多人甚至将开源与云计算划上了等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显示:83.2%的受访企业已经应用了开源技术,39.9%的的企业将OpenStack用于企业的生产系统。开源云架构OpenStack已经成了事实上的云标准,特别是在私有云领域,可以说成了企业用户构建云的首选。
如果没有开源软件,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作Linux开发出身的浪潮集团系统软件部总经理张东感触颇深。如果没有开源软件,软件界依然会被Windows、Oracle、VMware等巨头所垄断,而中国的软件企业可能也不会迎来“换道超车”的机会。
OpenStack“Inside”
许多人爱上开源,都是基于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每一个软件产品的开发没有必要都从头做起,借助开源社区的力量,或者站在那些软件巨人的肩膀上,软件开发可以事半功倍,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开源软件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虽然开源软件的数量不计其数,但真正在Linux、Hadoop等开源应用领域取得商业成功的开源软件厂商屈指可数。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开源软件社区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一个开源软件的成功,其背后还有商业公司和行业用户的大力推动。“我们的策略是,首先要积极拥抱开源,然后在开源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此外,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社区开发的水平,还要把基于开源的商业软件做得‘更高端’。”张东表示。
以现在非常火的OpenStack为例,从规模上看,它已经是仅其于Linux的第二大开源社区,参与的厂商、个人开发者众多。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积极参与,确实可以推动软件功能的快速迭代,但不利的一面是,越多的人参与,可能会造成目标分散,不能聚焦在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上,并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更深入。
在OpenStack方面,浪潮重点关注云平台底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因为这也是企业级用户最关心的。举个例子,浪潮推出的OpenStack发行版,界面是浪潮自己设计的,而没有采用OpenStack原生的。这个界面是和商业用户磨合过很久,是用户在其应用场景中申请资源的最佳方式,这样更方便实现OpenStack与应用的对接、管理和安全保障等。
以开源为基础,做更多符合中国用户特征的拓展,这是浪潮推动OpenStack在中国普及的基本原则,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Linux、Hadoop等众多开源软件的发展。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开源云的大时代。还是以OpenStack为例,国内最早的OpenStack创业企业诞生于2012年,那是OpenStack在中国发展的1.0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用户了解了OpenStack是什么,个别先锋型客户开始应用OpenStack,OpenStack初创企业不断涌现。
从2016年开始,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飞跃式的阶段,暂且称为2.0阶段,其特征是:OpenStack的应用由点及面,不仅是互联网企业,就连电信、金融、石化等一些大型传统企业也开始部署OpenStack;OpenStack成了云平台的“Inside”,一种最基础的框架,且被实践证明是可以大规模应用的。
在这一阶段,OpenStack的商业市场也开始发生变化,市场格局逐渐明朗。一类厂商是纯开源的软件公司,主要提供OpenStack发行版,并且以纯粹的开源模式来运作。不过,这类厂商是少数,主要包括Redhat、Ubuntu,而原来这一类型的代表厂商Mirantis已经转型,不做OpenStack发行版,转而以提供服务为主。
另一类厂商,它们主要提供深入定制的OpenStack解决方案。这类厂商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专注做OpenStack,很多OpenStack创业企业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像浪潮、华为、新华三这样的传统IT厂商,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软件堆栈。“OpenStack只是我们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我们更关注OpenStack如何与我们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平台结合,以OpenStack为基础的IaaS如何与浪潮自己的PaaS衔接,OpenStack云平台如何支撑大数据应用等。”张东解释说,“我们为用户交付的是一个完整的云平台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与创业公司的最大不同。另外,我们始终坚持为OpenStack深度定制,比如软硬件,以及IaaS与PaaS的深度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方案。”
作为浪潮智慧计算平台的核心,云海OS从4.0版本开始与OpenStack融合,并基于OpenStack推进“线上+线下”并行的产品交付模式,即面向中小客户的线上发行版交付与面向大客户的项目定制化交付。同时,浪潮将持续改善OpenStack组件的功能,并通过管理、安全等增值功能的开发,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浪潮还提出了“FAST”设计理念,从Functionality(功能性)、Availability(可用性)、Security(安全性)、Toolchain(工具化)等方面对OpenStack进行全面增强,实现从小开放到大开放的转变。
OpenStack的深度定制
OpenStack在中国到底有多火?虽然已经部署了OpenStack的用户还是少数,不过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上云时都会把OpenStack作为一个备选项。从浪潮的实践来看,金融、政务,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对OpenStack的接受度比较高。
“以前,用户在建立云平台时,会首先考虑VMware等商业软件。现在,一提到上云,至少50%~60%的用户,在某些行业中甚至70%以上的客户都会考虑选择OpenStack。”张东如是说,“中国用户选择软件通常考虑得比较周全,除了技术和功能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外,政策、自主可控、成本等也是主要考虑的因素。相比商业软件,OpenStack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浪潮OpenStack主要定位在金融、电信、大企业和行业云市场。这些行业客户通过云计算实现架构革新和业务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浪潮的策略是:推动OpenStack不断产品化,云海OS围绕OpenStack持续构建,打造多层次的云产品解决方案;持续壮大云图伙伴,构建开放、融合的OpenStack生态体系;提升OpenStack项目和客户云服务的交付能力,重点在金融、电信、大企业、行业云等市场实现落地应用;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提升社区贡献度。
2014年7月,浪潮正式加入OpenStack基金会;两年后,成为OpenStack基金会金牌会员;今年5月,以黄金会员身份参加OpenStack波士顿峰会,展示了最新发布的OpenStack发行版云海OS5.0,分享了在多个行业中的OpenStack项目实施经验。
OpenStack基金会黄金会员身份既是对浪潮贡献社区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张东介绍说,为社区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积极为社区贡献代码是最基本的,针对OpenStack最近的两个版本,浪潮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功能的进一步扩展上;基于社区版本做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发布最新的版本,并持续优化自身的解决方案;在应用推广方面,浪潮的很多客户都在做OpenStack解决方案的POC测试,即将上线的客户数已经是两位数,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浪潮也会积极参加社区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活动,不断扩大社区的影响力,接下来浪潮还会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基于自己的特色功能模块,在社区中创立新的项目。
在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将是每个厂商继续前进的根基。浪潮也在持续深化生态,推动智慧计算生态的构建。浪潮将坚守平台定位,与行业应用伙伴协同创新,完成“平台+应用”的整合,更好地推动智慧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
“秉承开放的态度,把更多合作伙伴引进来,这是浪潮一直在做的事情。与几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将许多合作伙伴的创新融入了浪潮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张东举例说,“浪潮的强项是服务器、存储,在网络、安全方面等就采用了引进吸收的策略,在整体解决方案中集成合作伙伴的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网络功能等。从基础架构再向上走,我们加强了与行业ISV的合作,重点攻克政务、能源、金融等行业。“
面向云计算生态,浪潮“云图计划”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云图计划”在2017年将继续推进“十千百”目标,即开发10个行业云方案、发展100家合作伙伴、认证1000名工程师,扩大云计算生态圈规模。
开源改变了什么?
其实,云计算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应用还是市场,都还有更大的空间值得深入挖掘。当前,企业用户正在从虚拟化向云过渡,然后通过云生态平台将所有资源管起来。传统的应用,以及新涌现出的AI应用和丰富的互联网新型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只有创新的IaaS架构才能满足这些复杂的需求。
举例来说,一个传统应用可以简单分成前端、中间件、数据库。而现在,我们要把一项任务再细分成大量小任务,一个小任务只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如前端接入。一个平台之上可能同时运行着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小任务,而这是传统的虚拟化所无法胜任的。因此,需要更新的技术,这也是近两年容器技术火爆的原因。
OpenStack与容器、管理编排技术等的融合是一个新的趋势。张东认为,目前容器的兴起与云原生应用密不可分。针对大量新应用,用户也需要新的架构和服务方式,这也是未来IaaS平台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地方。
OpenStack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需要不断兼容、接纳更多新的技术和功能,一个统一的平台,无论是从管理还是从安全性上来讲都是必要的。但是,OpenStack不是一个“杂货铺”,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新功能都要放到OpenStack里,而是要掌握一个原则,与具体的应用场景适配。
其实,开源并不仅仅是指技术,它更是一种文化,将改变企业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模式,以及软件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方式。在开源的环境中,开发人员一般比较自由。但是传统的IT企业都有一套成熟、严格的开发流程和体系,比如浪潮的研发都是严格按照CMMI的体系在运作,包括需求的提出、产品设计、编码、测试、撰写文档等,以确保软件的质量。
适应开源的趋势,浪潮在研发方面希望建立一套这样的体系:产品开发必须保持原有的高水准,严格遵守内部的开发流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研发人员要与开源社区积极交流和互动,适应开源的那种氛围和模式。“从公司文化上来说,原有严谨的研发规则不会变,但是会让工程师变得更加开放,更多地行交流,不断提出新的想法。这是开源带给我们的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张东表示。
开源与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
举报/反馈

云哥特

389获赞 235粉丝
GUOTAO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