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凯
在经历过2014年的那次股价暴涨之后,近期百度的市值,再次意外的被业界分外关注了。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百度与京东互联网座次的排序之争,而深层次的意思,其实应该聚焦于两个话题:第一,曾经有BAT之称的互联网第一梯队,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第二,百度作为三巨头之一,能否还有资格代表中国的互联网创新?
那么,如果市值不能代表一切,那到底什么可以代表未来?
互联网权利格局与市值关系不大
市值,是衡量一家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尺度,但并不是唯一尺度。简单的说,市值等于当前股价和总股份的乘积,但不完全代表企业的竞争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头猪的市值等于,肉价和重量的乘积,但市值再高的猪却一定跑不过体重更轻的狼。
早期之所以有BAT这样的概念,其实并不是基于市值,而是从互联网世界几个重要的领域和格局进行了划分。例如,阿里代表了电子商务的崛起,腾讯代表了中国的社交,百度则代表了中国的互联网营销。
这种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权利划分,决定了它们的竞争力要超出其他竞争对手很多,这才有了三巨头的概念,这种概念本身与大小无关,代表的是BAT这三家公司,在自身领域中无可替代的竞争力,使他们成为跑得快的狼,而不是体量最重的猪。
其实,这种基于互联网世界权利的独占性,是构建各自生态的基础。比如阿里,对电子商务的铺垫升华为对新零售和新商业的理解,围绕消费和服务两个基点建立的就是阿里的生态。腾讯最为强大的就是社交,通过社交的多样化,腾讯的生态扩展到网络游戏等方向,做到了只要有社交的地方就有腾讯。而百度则站在流量和内容的核心,外延出互联网服务与金融的生态。
生态的外延,让BAT之间和其他的竞争者产生了市场交锋,间接激活了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和创业。当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各种不同赛道的竞速,客观的说,百度在一些赛道的选择上要稍有偏差,这也是常被业界质疑的原因。
但百度在互联网权利中心的格局并没有本质上的下沉,它始终是全球在该领域最接近谷歌的公司,而从生态构建的角度看,BAT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依然存在。
伟大的公司并不追求一时一刻
毫无疑问,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互联网公司是全球上市公司中的明星,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都是全球科技公司市值前十名当中的常客。我们知道,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代表了中国在互联网模式上的成功,中国庞大的网民基础和移动互联网的渗透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国互联网的成功,并不等于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功。
从过往两年看,全球市值成长速度最快的是NVIDIA和AMD这两家老牌科技公司,亚马逊的市值成长速度也非常惊人的接近150%。不难发现,这几家公司的特点都是技术创新的能力超强。
以NVIDIA为例,其实过去多年以来,这家公司都是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在金融危机次年的2019年甚至面临过倒闭的危险,也被认为是将被英特尔直接杀死的企业之一。但是时间进入到人工智能的轨迹后,NVIDIA在GPU领域的厚积薄发,让这家公司一瞬间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从NVIDIA的市场表现看,最大的跳跃在2016年之后。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今年六月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相比去年这个时候猛涨了两倍。其实,早在1999年,NVIDIA就推出了首个GPU,为了等待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个风口,它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几乎用了十几年。
对比百度和NVIDIA,我们会发现其实相比于NVIDIA,百度的市场表现要好很多。从市值表现看,百度不仅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而且在过去三年的移动互联网风口上,也并不算错失,而是进入到任何公司都会出现的平稳发展周期。
百度直到推出无人驾驶计划,让整个业界了解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但很少有人清楚,其实始于2009年,当时李彦宏就提出了“弯道超车”的观点,希望推进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
事实上,BAT当中一直有技术之称的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技术积累和储备令很多公司望尘莫及。此前,美国《财富》杂志刊载文章《Why deep learning is suddenly changing your life》,并评出了深度学习的四大巨头,百度与谷歌、微软和Facebook同时名列其中。
其次,百度对人工智能的人才形成了长期的积累。就在本月的《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 这20人中包括了陆奇在内的,目前在百度供职的7人,还有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的3人,几乎占据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的半壁江山。
再次,百度拥有长期的数据基因和技术本位。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两个维度是数据和算法,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作为天然的大数据企业,百度拥有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同时百度云的数据中心从规模上讲,也是国内真正的大数据中心。数据的基因和技术本位,也让百度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领先一步。
伟大的公司不需要追求一时一刻,从NVIDIA多年的等待和蜕变,我们也可以断言,今天的百度同样在数据、技术和实践积累的过程中,一旦人工智能在应用端爆发,百度的势能有机会和NVIDIA一样转化为动能。
中国互联网创新要为明天买单
我们都有类似的感觉,互联网的神奇已经逐渐消退,每一个成功的巨头也开始将目光看向更远的未来。比如,去年马云就说到阿里不再提“电子商务”,而是新零售,并为企业提供通往互联网的能力,这是以阿里云为基础的科技路线。刘强东在今年的京东年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京东12年唯一的关键词就是:技术。
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全球市值排名最靠前的5个企业都是科技公司,而曾经问鼎过全球市值第一的IBM更是一家百年老店。是科技让这些企业找到了通向未来的大门,是科技塑造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壁垒。
所以,不难得出结论:赢得未来之战,必靠科技创新上的快人一步。在互联网时代,出现过很多的超级独角兽,那些曾经估值几百亿的公司如今大多泯然众人。这是为什么?原因有两个。
第一,营销模式的创新,会逐渐丧失市场主动,让位于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例如作为互联网手机行业的缔造者,2015年的小米,曾估值450亿美金。但随着产品不再神秘,中国智能手机的人口红利减退,光环尽失之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小米从海外市场开始折戟,继而逐渐失去了市场领先的地位。
第二,缺乏垂直领域的互联网权利。我们知道腾讯因为社交的便利性,是网络游戏市场的超级巨头,因为腾讯的存在,很多很有潜力的游戏公司逐渐从高市值和高估值当中退了下来,这并不难以理解,商业社会优胜略汰,社交这一极强的属性,保障了腾讯在包含这一属性的游戏行业中取得胜利。
那么,从这两个角度看,首先百度在入口和内容上,原有互联网权利并没有失去,唯一是在移动端有所欠缺。其次在技术创新上,百度则正因为选择的技术路线需要持续的投入,才没那么容易短期内被人认可,但从技术的储备和积累上看,百度并不缺乏这种能力。
所以,最后的结论也很清晰,百度的市值并未受挫,说明了投资人对百度的原生业务仍保持认可,而百度不断的技术积累,仍然可以作为中国互联网创新的代表。
举报/反馈

郑凯Kay

8867获赞 1.1万粉丝
独立TMT评论人 正能量者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