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6月22日5时07分,位于上城区鲲鹏路的蓝色钱江公寓18层一住户突发火情。经消防人员全力抢救,至6时48分许,现场火灾被扑灭。据现场救援人士透露,现场抢救出的4名伤者分别是该屋的女主人及3个孩子。遗憾的是,虽经医院全力救治,4名伤者均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保姆承认纵火事实。
注: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监测“杭州豪宅纵火案”,限定时间段为6月22日5时至6月25日12时,舆情走势图显示舆情热度在24日达到顶峰,源于涉案保姆的大量细节信息被爆出,包括炫耀开豪车坐私人飞机等,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微博平台舆论情感以负面为主,占比超过八成,早期的不实谣言和对中产阶层的调侃,以及事实明朗后对社会信任体系的质疑、对人性扭曲的反思使网民情绪一直保持在负面消极状态。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接连4日,舆情负面指数均超过800,一直处于红色预警状态,此事性质恶劣、后果惨重,一方面引发部分网民对舆论素养、舆论惯性的反思,一方面滋生了舆论对社会信任体系、消防安全等现实问题的担忧。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报道初期,舆论焦点集中在千万豪宅、保姆专用电梯、保姆独自逃生,质疑新闻标题党等,甚至有保姆为小三,保姆被歧视等猜测。随着事件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保姆盗窃东家财产、故意纵火、保姆赌博、户主夫妻感情良好,户主通过自身打拼致富等事实爆出,谣言澄清,舆论出现大反转,评论焦点转到对恶毒保姆的指责、同情被害人身上,同时也有对物业、消防等救援不力的质疑。从整个舆情发展来看,可以折射出以下几个问题:
理性声音和冷漠的看客心理交织
从一开始,很多网友就表示:“不明真相,不做评论”,充分表明了自己参与网络舆论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应有的媒介素养。还有很多网友质疑新闻标题党,故意突出豪宅、保姆电梯等字眼引发仇富心理。
依据地域、血缘等形成人与人之间以道德伦理和人情为基础的相互信任的“熟人社会”,逐渐被人际关系冷漠的“陌生人社会”代替。在网络社会,更是有大批的“吃瓜群众”在充当着冷漠的“看客”。原本一个严肃的新闻,却有网友调侃房屋的双电梯设计,甚至编造保姆充当小三谋求上位的谣言,冷漠心理可见一斑。
贫富差距引起的仇富心理大行其道
尼采认为,怨恨是没有能力公开表现出对抗行为的嫉妒和忌恨。舍勒认为,怨恨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价值颠倒,是在受到攻击或伤害时的反应,“当所渴望的价值不能获得,而我们又在这个方面非要跟人相比时,嫉妒就导致怨恨”。
社会贫富差距容易使人产生不公平感,现实社会产生的种种复杂的负面情绪日积月累逐渐演化为对整个富人阶层的怨恨。本来这是一起致四人死亡的悲剧事件,可在事件起因尚未调查清楚前,却有好多幸灾乐祸的评论,诸如:户主设立保姆电梯不尊重保姆,活该逃不出等,反映出评论者浓浓的仇富意味。
弱势群体在舆论场中的“强势地位”
该事件中保姆明显属于弱势群体,从起初舆论偏向为保姆辩护来看,在网络舆论场中弱者仍然是首先被同情的对象,虽然保姆独自逃出,却没有受到道德的质疑,相反,却有好多舆论为保姆的机智点赞。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舆论场现实中的弱势群体成了强势方。从以往爆出的各种有关保姆的新闻中可以发现,有保姆虐待小孩的,有保姆毒杀老人的,然而,网友们似乎选择性遗忘这些有关保姆的负面新闻,没有对保姆产生丝毫的“成见”,这也反映出弱势群体在网络舆论场的强势地位。
正如李普曼所言:“舆论常常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境中产生的,而且越是真相不明,越是舆论强烈”,“舆论往往只是以新闻为由头的意见表达,更多针对的是相似的社会现象,而非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带有自身的“成见”和情绪,“警惕成见、改变成见是认知活动中应有的自觉”,保持理性,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辩证的看待问题是我们每个网民应有的媒介素养。
举报/反馈

清博大数据

3564获赞 1133粉丝
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智能服务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