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波夫
就在Facebook的全球月活用户达到20亿时,扎克伯格宣布了这家世界最大社交网络公司的新使命——「赋能于人营造社区,致力世界紧密融合」(Give people the power to build community and 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
一代出类拔萃互联网公司都曾把连接作为最高使命,从Facebook、twitter到腾讯、网易,莫不如此,但是连接之后呢,连接的目的是什么,却并没有更好地回答。因为在这一波公司兴起之前,人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连接。
如今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Facebook把26亿人连接到了一起,微信把几乎会用智能手机的中国人都连接到了一起,Twitter把总统和选民联系到了一起,微博把明星和粉丝连接在了一起。
但是这种连接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全然是正面的。
首当其冲的是个人隐私。此前就有美国媒体披露Facebook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政治倾向、旅行习惯、使用的智能手机及使用的桌面操作系统,以便于广告商的精准投放。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效应在社交网络上被成倍放大,人们渴望知道别人干了什么,同时又担心泄漏了自己的秘密,尤其是公众人物,如果发帖节奏不同以往,往往就会引发各种猜测。
其次是假新闻的流传。对于Facebook上的那些假新闻是如何把特朗普这样一个地产狂人推向了总统宝座,扎克伯克至今未能给予外界一个信服的辩解。Facebook几乎掌控了左右舆论的力量,美国CBS称Facebook的头条新闻就是全美国的头条新闻。
信息茧房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社交网络上由朋友分发的信息流,往往强化了用户对某一问题的固有看法。斯坦福大学在2016年11月公布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学生群体对互联网上发布的高质量新闻、假新闻和商业软文的鉴别能力十分孱弱。
Facebook更改使命,正是基于过去十多年中所暴露出的上述问题,以「融合」作为「连接」并发症的处方,而融合的场景则选择了「社区」。
中国人对社区的概念并不陌生。互联网1.0时代的代表正是网络社区,那里也是许多人踏上互联网的登陆点。起码在简体中文世界里,在2000年初,人气最旺的都是论坛,从西祠胡同到天涯,从猫扑到凯迪,从水木清华到校友录。
后续博客、微博的兴起,为论坛时代成长起来的大V提供更为便利的个人展示舞台,中国主流的网络连接方式,也从论坛这种网络咖啡馆模式切换到了大 V秀场模式,每一个立志成为大V的人默默地耕耘博客、微博、公众号,而更多的人则选择了进入围观模式,一群众大V、网红+海量围观群众,构成了当下的社交网络的图景。
社区的崩塌不仅发生在线上,同时也在线下遥相呼应:餐厅把大圆桌更换成了更多的双人桌、仅容一人的K歌亭开始流行,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刷屏,孤独变成了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人,日益习惯了原子化的存在。
社区的衰退、个人的原子化以及信息碎片化,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这不仅是当下社交网络面临的局面,更是整个社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从这一点上看,扎克伯格喊出「赋能于人营造社区、致力世界紧密融合」,不仅是一种商业的考量,更是对一种社会大趋势的把脉。
但重建社区何以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比赋能于人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人们对于建立社区的兴趣和意愿。在美国,年轻人更愿意在snap上晒照片,在中国,人们甚至不愿分享三天之前的信息到微信朋友圈,在这样一种社交疲倦的情况下,重建社区更像是一场乌托邦式的行为艺术。
连接的能力、融合的使命固然重要,但对于不连接、不融合的消极自由的权力也应予以尊重,拥有选择的权力比选择本身更为重要。一如Facebook此前在印度推行的免费Wi-Fi服务一样,如果不花一分钱连接的互联网只能查看Facebook的信息流更新,这种互联网与电视、报纸的区别又何在?
世界需要一个更美好的互联网,但也许并不是Facebook描绘的这张蓝图。
举报/反馈

波波夫科技

1486获赞 9933粉丝
有态度、有温度的科技观察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