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作了金融业应持续对外开放以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发言,并以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作为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力理论依据。
应该说,周行长的发言切中了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要害,不进行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崛兴与强大;而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本身需要不断改革和开放;没有金融业的改革与开放,我国金融业今天可能还深陷计划经济时代水深火热的“囚笼里”;正因为改革开放,我国才建立起了现代金融业运行体系,金融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惊人业绩,如果没有金融业对外开放,这一切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出现的种种乱象,根除了监管体制不理顺之外,关键问题还在于金融业改革与开放有效性不足,仍存在许多过去残留的、旧的金融业经营印痕,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当前金融业中存在的监管套利、资金空转套利、资金脱实向虚流向泡沫资产领域、金融领域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没有从根本解决、金融领域腐败现象严重等等,这一切都源于金融业开放不足。显然,如果再听任对金融业保护言行的流行,不仅会导致金融业懒惰和国内金融业不思进取,难以打破金融垄断,反面会使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更加弱化。尤其,我国金融业不继续改革开放,就难以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性,金融体系中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等现象就难以得到有效遏制;而越是不开放不竞争往往会纵容我国金融业低标准泛滥,更容易导致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不健康和不稳定,加剧系统性金融危机暴发的可能。从这些问题看,我国金融业不继续改革与开放是不行的,其结局只会助长金融业的落后与垄断,更加难以为实体经济发育成长提供适宜的金融环境。
而且,从目前看,我国金融业继续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或条件已经具备,不继续坚持金融改革与开放,不仅中国金融业没有出路,对形成金融业整体生态不利,更会使我国金融业丧失大好发展机遇,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不利局势。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现已有很多都走出去了,大都适应了国际金融业竞争,金融业在风险管理、定价、反洗钱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而且我国金融业已成为整体资本充足、经营稳健的市场化经营主体。这些均为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成熟经验和奠定了坚实基础,表明我国金融业有能力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局势。为此,不用对我国金融业继续对外开放会带来严重金融后果和受到国外金融风波冲击产生过度担忧。
尤其,更应意识到,金融业持续改革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不继续扩大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就无法适应中国经济战略大格局调整的需要,不仅影响中国复兴梦的实现,也难以使我国金融业跳出发展局限性和争取到更为有利的、广阔的国际发展前景。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既为中国金融业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挑战。“一带一路”涉及大量投资项目,涉及大量的新兴金融合作,会带来进一步开放的需求,也为我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显然,“一带一路”大量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和各项政策落地生根,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我国金融业如果不继续对外开放,不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交流与合作,不仅难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疆拓土,也无法在贸易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因而,这一切都需要我国金融业继续对外开放,形成联合包容、协调发展的金融开放理念,才能在“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支持作用。
举报/反馈

开伟观察

62.4万获赞 5.5万粉丝
愿给所有读者带来真金白银。
研究员,莫开伟,金融业从业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