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莫名的紧张。”
6月18日,上海电影节创投活动开幕的第一天,秦海璐带着《一意孤行》来到这里。回忆自己当天清晨醒来时候的感觉,她也觉得十分惊讶。
秦海璐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上台”这件事情有过特别的感觉了,这么多年来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大大小小的奖项和提名经历过无数次,她说自己早就已经“不紧张”了。
她紧张的原因来自于当天早上9点开始的导演陈述,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当导演。
一如既往,凡是入围上海电影节创投单元的项目,都会在会场用每人20分钟的时间,对评委、投资人、媒体做公开陈述,介绍自己想要做的这部电影以及项目开发计划。
当天来的人不算特别多,不过几十人。刘开珞、管虎、张家鲁坐在PPT屏幕前,他们是今年创投单元的评委。
后面是观众席,被一条过道分开了两半,一半是项目方——就是那30个入围了创投单元的项目的导演、制片人们。
他们的面孔都很年轻,20、30出头的样子,看起来很兴奋又不安。另一半是影视公司的项目经理们,人手一本“创投单元项目名录”。他们今天来的任务就是采购。
直到上台前,秦海璐的紧张还没有平复。
她带来的项目《一意孤行》是一个讲述小人物故事的喜剧,兼具动作元素。这将会是她从演员转型当导演的处女作,而合作的编剧是一个92年的小伙子,他们在这个项目合作之前并不认识。
“我看到这个剧本,觉得虽然很不成熟,但是可以做,而且我想自己做。但最后能不能做成,我当时心里也没数”秦海璐说。最后,秦海璐亲自修改了剧本,并且把项目申报了上影节的创投单元。
很多人好奇,想她这样一个在电影行业既不缺资源又不缺钱的女明星,为什么要跑到原本是留给青年导演的“创投单元”来?
甚至小娱还会怀着弱弱地发问,这是不是内定的项目?来创投单元是为了站台、走过场?
金马影后这样怼回去:“我拿过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啊!我的项目不入围才是最大的黑幕呢!”
【1】
事实上,秦海璐确实不缺钱。
她给《一意孤行》定的融资计划是3000万,其中她会自己投1000万,剩下的公开募资。但她强调,这个电影,1000万-3000万都能拍,她有过太多操作小成本电影的经验了,让她拿到最佳原创剧本的《阜阳600里》才用了150万。
她的目的不是找钱,而是要知道这个项目到底值多少钱。
其实,当她要当导演的消息一传出去,就有电影公司找她要投这个项目,给到大几千万的预算,但是,这些钱她不知道怎么花,反正不会给小鲜肉就是了。
她知道这些电影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她的处女作不想为电影公司的片单、发布会、业绩报表埋单。
所以她愿意把项目拿到创投单元上面来,让专业评委去评判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电影公司的项目经理们,从内容的角度去评判这个作品到底可不可行、花多少钱合适。
今年,入选上海电影节创投单元的明星、名人们特别多,出来秦海璐,还有台湾演员蓝正龙带来《傻傻爱你,傻傻爱我》、出演过《雍正王朝》《大宅门》的演员赵毅带来《鸡飞狗叫》、曾参演《烈日灼心》《对风说爱你》的李晓川带来《小萨!快跑》、影评人藤井树带来《荞麦疯长》等等。
按照大会规定,入围创投单元的项目,在做完公开陈述之后,还会有2天的时间,全天驻守在主会场的对应讨论区内,接待预约的投资人和合作机构。
千万不要以为,在这些明星、名人的展出摊位上一定会大张旗鼓、门庭若市,以为他们本人可能不会出席现场、只有制片人出来撑撑场面。
事实上,会场没有粉丝、没有保镖、没有经纪人,2天时间里,秦海璐、蓝正龙、藤井树和自己的制片人一起,坐在各自的展区里,一个接一个地与投资人见面。
如果不认真看,小娱还真没发现那个穿着白T恤运动裤、Nike球鞋、皮肤黝黑的高个男生是当年把自己迷得不要不要的蓝正龙。
更重要的是,其他的项目方也不是陪跑的角色。实际上,两天的讨论会,每个项目方的日程都被约得满满当当。
无可否认,上海电影节创投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生态。不同的项目方各取所需,或许因为不同的诉求而来,但都奔着一个目的而去:用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去把自己的电影梦想实现。
【2】
上影节期间,宁浩的坏猴子影业开了一场发布会。他去年公布的“坏猴子72变计划”有了最新进展,旗下的青年导演们交出了自己的片单,包括牛涵导演的《甜美生活》、曾赠导演的《云水之旅》等。
当看见这些年轻的“坏猴子们”出席在舞台上介绍自己的作品,身旁还站着宁浩、徐峥等大咖导演、监制、制片人的时候,混迹了好几天创投单元的小娱内心是感慨的,不同人有不同际遇。那些获得赏识的年轻导演们,一下子站上了金字塔尖。
没想到是,一天之后,牛涵出席在了创投单元的颁奖典礼上。
他代表坏猴子影业介绍“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特别关注项目”,坏猴子为获奖者准备了150万奖金。而去年,这个奖项的获得者正是牛涵。
去年,他带着自己的项目《爱的宣言》参加上影节创投单元,颁奖典礼当天,是他第一次见到宁浩,现在宁浩已经是他的老板,他的这部作品即将上映,颁奖典礼主持人打趣地问他“是不是已经嗅到了成功的味道”。
牛涵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倒是有人主动接了这个梗,那就是今年“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特别关注项目”获得者温仕培。这个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导演及编剧方向艺术创作硕士毕业的男孩接过宁浩亲手颁发的大奖品是,忽然冒出一句,“我好像真的嗅到了成功的味道”,全场都被逗乐了。
不过,当天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到宁浩导演。在颁奖前,温仕培站到了宁浩身后,宁浩转身拍了拍他肩膀。颁奖礼后,小娱一度想跟这个他搭讪,但发现他和宁浩导演,都已经消失在人头济济的颁奖典礼上了。
在6月20日晚上的颁奖典礼上,创投单元一共开出了9个大奖,3个有组委会评选,其余由万达、柠萌影业、PPTV聚力等6家赞助商独立评出各自的“特别关注项目”。
大部分获奖导演听到自己的名字都是蒙圈的。《荞麦疯长》拿到了“最佳创意项目”,藤井树听到名字之后叫“啊”地尖叫起来,马上拉着导演跑到台上去。她和小娱分享说,“我那天实在太累了,本来就想过去看看吃点自助餐而已!”
令她喜出望外的是,这个大奖来得“太及时”了。藤井树和《荞麦疯长》的导演兼编剧徐展雄今年4月刚刚合伙开了公司,这是公司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入围创投单元,拿到官方大奖,藤井树认为这给公司“开了个好头”,未来项目去找好的监制、好的演员,这个奖会是个响当当的名堂。
对于项目方来说,得到这些来自制片公司、投资方的“特别关注”,确实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创作”同时也具备了市场价值。
本届创投单元评委、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认为,今年创投单元的项目整体水准都很高,没有拿到奖的项目同样很优秀,作为评委的他经常是发现了好项目就会赶紧发微信让公司的负责人们去跟项目方好好聊聊。因此,合一影业也拿到了不少好项目,并且推进了项目最终落成,比如2010年入围创投单元的《追踪》,目前已经完成拍摄,筹备院线上映。
此外,其实投资方也会根据项目特点,做出不同的投资和运作策略,比如具备商业开发潜力的项目,会制作成院线电影;特定类型题材的项目可能会以类型片方式操作;有些项目则适合放到海外的电影节中参与评选。
对于制片公司、投资方来说,这些不同的操作方式都殊途同归,那就是为公司储备内容创作人才。虽然青年导演还不成熟,在投资方也有一定风险,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他们成材,未来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当然,在投资层面,那些疯狂涌入的“热钱”也是无可避免的现象,娱乐资本论在创投单元中,还聊到了几个做做干细胞的、做化工的哥们儿,或者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对于电影投资,他们既感兴趣,又承认“先来看看,不是很懂”。
所以,刘开珞认为,青年导演“不忘初心”,资本方则要做到“守护初心”,在保证合理的市场运作同时,给导演、编剧们最大的自由度,去尽情的表达、释放他们对世界的能量。
【3】
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单元,30个正式入围项目之外,创投还从公开征集的项目中,另外挑选6个处于创意和开发阶段的华语项目加入“青年导演训练营”。
这是10年来,上海电影节第一次增设训练营单元。
主办方邀请了制片人陈洁,导演卢晟,制片人潘肖,制片人许维文这四位资深电影人作为培训师,对创投训练营的项目进行为期3天的闭门培训。有的老师负责策划,有的负责投资,有的负责摄像。
培训期间,6个项目的编剧、制片人、导演都会到场,四位老师会从各自擅长的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提点。首先会分别给每个项目10分钟的阐述,集中点评后要求参加培训的青年电影人再重新调整思路与阐述。为期三天,每个老师还单独开设一门讲课,从不同的方面细致讲解,为他们送上精彩的经验分享。
从左至右,制片人陈洁,导演卢晟,制片人许维文,制片人潘肖
做为4位导师之一、导演卢晟看来,训练营并不是完全的授课形式,它是帮助年轻人梳理自己的思绪,整理架构的过程,更多是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而在第三天,组委会邀请了不少来参加电影节的各大电影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聆听6个电影项目的全新阐述,努力为青年电影人搭建了交流与交换信息的平台。
“青年导演们会跟我们阐述一下这个影片创作的前前后后的起因,想表达的东西,以及故事里面的核心内容。有些导师可以帮助他们筛选剧本中更加值得保留的精华部分。卢晟导演从摄影师与导演交流的角度来分享了,在影片拍摄之前,对影像构造的一些准备工作,以及基础的关于人物对话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拍摄事项等等。”
另一位训练营单元的导师认为,创投训练营的目的在于,让那些年轻导演们重新以其他视角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创作的旅程和剧本,是否可以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让更多的人,喜欢看你的东西,接受你的表达,而不你一意孤行。
像这样的训练营在国际电影节上很普遍,国内也有一些大的电影公司在做这方面工作。
比如,戛纳电影节上有一个专门针对全世界创作第一部和第二部作品的青年导演的单元。组委会会支付一部分费用,把他们邀请到法国,请一些老师,给予他们一些剧作上的辅导。包括一些国家的电影委员会,也有训练营类似的扶持政策。
去年阿里影业也开始了培养年轻创作人员的青葱计划。这个计划不仅仅是筛选人才,中间也有一个培养过程。如果进入了计划前15强,接下来就会分别进去编剧训练营、导演训练营等进行强化训练。最后进入10强的路演项目中,创作人员的变化会很明显。
事实上,除了前期的创意辅导以外,还有一部分已经成功拍摄长片或者短频的青年导演,更重视电影节的创投单元后续的指导和扶持。而这些不同的扶持政策,也成为各个电影节的创投单元特色。
在本届电影创投单元评委刘开珞看来,First电影节比较张扬放肆,它更具有年轻属性,作品的制作成本也会相对低一些;而上海电影节的整体水准比较高,因为除了青年导演以外,还有一些成熟项目的导演,以及一些具有商业潜力的项目都会参选。
所以,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单元作品有些制作费用并不低,有一年还出现了1500万美金制作的作品。
2006年,First电影节也开设了创投单元,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期间出了不少青年导演的优秀作品,包括去年被各大电影公司争抢的《中邪》。
那么,它有没有一个特殊的评选机制?
在选择创投单元的电影计划时,FIRST努力去解决早期作品融资的一些痛点问题。因为很多青年导演没有自己长篇的作品,甚至连短片作品都没有,只有对电影巨大、想表达的冲动,而没有制作经验不应该成为他们上创投的先决条件,电影文本是第一前提。
在宋文看来,创投作品的评选机制,很难用1+1等于2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更多是非科学的经验总结,应该发现那些更接近电影本质的项目,剔除掉电影产品性、资本性等电影的其他功能。
目前,FIRST主要鼓励三个方向的电影文本,一种是对现实的关照的电影,这类电影,规避了大制作的可能。“至少不会是工业体系里面重视后期制作的大特效科幻影片。”
第二类更注重讨论自我价值和自我使命,以及人本身的一些问题的电影,比现实的关注更提升一些;第三类就是影展可以选择不那么实用主义的电影、乃至有哲学思考的电影文本。
前期创投作品评选完之后,FIRST还会对作品进行后续的支持。
宋文发现,创投单元为青年导演提供了平台,媒体也报道了这些项目,也跟资方去对接,但实际上早期的新导演最难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制片人愿意跟他一起做,甚至连制作层面的执行制片人都没有。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FIRST今年开设了“剧本与工业”电影工坊环节。
“我们团队都觉得,新导演在融资的阶段至少应该是两个人的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最早的状态应该是进入创投交易之后,导演做导演的事情,制片人做制片人的事情,各自分工”宋文说。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低谷期,各个环节都相当冷清,但是真正留下来的都是热爱电影和尊重这个行业的人。
至少,这些创投单元和训练营的兴起,仿佛是一种风向标。一种在本土市场上正在培养更优秀的电影人的信号。
举报/反馈

娱乐资本论

30.9万获赞 26.8万粉丝
娱乐和财经的交叉点
鲲鹏计划获奖作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