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冒出一个类似的话题,大意是:我今年20/25/30岁了,现在应该做什么才不会让5年后的自己后悔?或者是:年轻人应该学什么才能让自己实现快速成长?
与这一波焦虑相对应的,是大量的“速成”教程,比如三个月让你从入门到精通的教程,各种让你轻轻松松不需要思考就能学好东西的方法论……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让人感到困惑: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有所进步?
如果要选出我心目中的理想答案,我认为是:去做那些让你感到不那么舒服的事情。
在这个一切都讲究简单和速成的时代,能沉下心去做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是一种很宝贵的品质。因为这意味着你要离开舒适区,去完成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任务。这个过程会很不好受,但它却能真正让你获得进步。这也正是心理学家一直强调的“刻意练习”原理。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里面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舒适区”会很难获得提升。如果处于“恐慌区”,则会因为任务难度过高而产生挫折甚至恐慌心理,同样也很难进步。只有处于“学习区”,一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不断提升。
“刻意练习”这一原理被广泛用于专业技能训练。对于职业运动员和普通体育爱好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区别更多不是在于训练量,而是训练方法。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内,体育爱好者更喜欢练习早已掌握的动作,而职业运动员会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自己不熟悉的动作。普通高尔夫球爱好者打球只是为了享受,而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则要不断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各种不好打的球。
“刻意练习”在英语学习上同样有不少应用。二语学习中有个著名的“i+1”原理:假设自己的水平是i,则学习材料的难度要比自己的水平要高一点,即i+1。学习“i+1”的材料能让我们进入“学习区”,从而不断进步。如果材料难度过低或者过高,我们会处于“舒适区”或者“恐慌区”,从而难以进步。
“刻意练习”原理可以用来回答很多疑惑,比如:为什么我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是读不懂外刊/写不好作文/听不懂新闻?根本原因是这十几年的英语学得太轻松了,一直处在舒适区,不敢强迫自己去做那些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比如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和大量思考。为什么有人仅仅用一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别人十年的经验?因为他一直刻意让自己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获得高速成长,这比花十年时间一直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获得的进步要多得多。
“刻意练习”是让我们获得进步的重要方法,但仅仅理解这一原理还不够,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真正能让我们进步的不在于想法本身,而在于执行想法的过程。
一个事实是,从人的天性出发,学习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怎么舒服怎么来,能躺着就绝对不会去运动,能发呆就绝对不会去思考,而“刻意练习”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执行的事情。“刻意练习”需要跟人的天性做斗争,它更像是逆水行舟,只要稍有松懈,就很容易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踏出舒适区需要我们克服畏难心理,这需要有强大的动力,而动力可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失败的恐惧,一个是对成功的渴望。
读大学的同学应该都能深刻感受到期末考试前几天可怕的学习效率:原本需要一学期才能学完的内容可能在两三天内就能全部掌握,而在这背后的驱动力是对于挂科的恐惧。
如果能对“恐惧”加以利用,我们能够让它成为驱使我们走出舒适区的动力。比如通过准备考试来促使自己学习是可行的。高昂的考试费与失败的压力会迫使你全力以赴去攻克之前不敢涉足的知识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能力提升。各类付费社群也往往采取了类似的逻辑:通过奖惩与竞争机制来提高失败成本,从而促使每个人认真学习。
能让我们踏出舒适区的另外一种动力是对于成功的渴望。之前曾经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关于背单词的段子:一名学生需要通过GRE考试以申请美国学校的奖学金,而备考GRE需要背1万个单词。他作了这样的计算:通过GRE考试有机会拿到40万元奖学金,这样相当于每个单词40块,如果每天背500个单词就相当于赚了2万块。这样一计算之后他马上有了背单词的动力,并且在最后顺利拿下了这1万个单词。
事实上,观察身边那些能够坚持学习进步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目标明确,而且能清楚地看到成功所能带来好处:申请更好的学校,能够升职加薪,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等等。他们也因此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惰性,完成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当你要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的时候,记得多想想完成这件事情所能带来的收益,学会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真正的进步往往发生在当我们离开舒适区,去开始挑战自己的时候。从这个角度出发,世界上并不存在轻轻松松就能让你实现快速进步的方法。感到痛苦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你开始挣扎着去做一件很难的事情的时候,进步已经开始发生了。
最后送给正在踏出舒适区的你一段话,它来自美国歌手Hopsin:
When I’m scared to tackle an obstacle, I close my eyes and pretend I’m an 80 year old man who regrets not tackling all the obstacles he wanted to in life. Then when I feel like that old man, I say to myself, “I wish I was young again”, then I open my eyes...And BOOM! I’m young again.
每当我遇到自己不敢直视的困难时,我就会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为人生中曾放弃和逃避过的无数困难而懊悔不已。我会对自己说,“能再年轻一次就好了”,然后我睁开眼睛:砰!我又年轻一次了!
举报/反馈

魏剑峰

39获赞 130粉丝
当我们在谈英语学习时我们在谈什么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