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in在2016年的50倍营收增长和1.3亿的亏损?
直接说结论吧,尽管亏损额不小,但从in的财报来看其实还是在快速向好发展的。
先说营收。in在2015年的营收只有区区67万,这个数字大概和我的个人年收入也差不了多少,对一家8000万用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基本等于没有。但in的营收2016年一下窜到了3725.9万,再和2016年上半年1069.5万营收对比一下,也就是说in在一年里就增长了近3700万的营收,同时营收的月复合增长率超过15%。嗯,真希望我的个人收入也能以这个速度增长......
in的广告营收快速增长,是推动增长的核心。2016年的两份财报中都提到了不少合作品牌,涵盖美妆、服饰、快消、电商、商场、金融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偏时尚类的国际大品牌为主。快速扩大的广告营收基本说明了in的用户价值获得广告市场的普遍认可。
再说关于1.3亿的亏损,初看到的时候是有点让我震惊的。因为in整个公司不到300人,而他们在市场上的投放也不算很猛,按理来说不应该花掉这么多钱。
拆分看一下in在2016年的两项主要费用。其中管理费用高达9600万,但其中有3300万是给员工的股权激励,这一部分并不是现金支出。这一年里,in的员工人数由154增加到251,大概60%多一点,扣除予以员工股权激励的非现金部分来看in的管理费用其实也是同比增长60%。考虑到in的人员增长大部分在产品、技术端,推测费用增长应该与in在AR等前沿技术上的布局有比较大的关系。
再看销售费用,4200万仅有去年的三分之一,但是同期注册用户数量增加了2590万。这可以认为in在人群和业务卡位上有了一定的成效,品牌、口碑等替代了原有所需投入的硬成本。
其实最能说明in情况的是他的毛利率。本次财报中上年度同期的负十几倍毛利率不具有参考性,但是和2016年上半年的-10.74%的毛利率相比,全年毛利率已经提升至了17.63%。这样的毛利率之下,in才能以正常的视角来探讨其商业模式。
在看in的财报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会拿其他上市公司的项目做对比。但回头一想in只是上市比较早,实质上in按正常路径走的话,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C轮的社交平台。所以in应该来说还是在一个为未来布局和谋划的阶段,亏损也属正常套路。
如何评价in的赚钱能力?
详解一下in的营收,可以看到3700万营收由4个部分组成:品牌商广告收入,用户增值服务收入,智能终端收入,佣金收入。但对于相关业务的解释其实也不算太详细,就以我对in的了解和使用经验,结合财报上对这4部分收入的描述和占比分析,来进一步的解释分析吧。
1、品牌商广告收入,占比52.5%。这部分基本属于线上流量变现,主要客户是各类消费品牌,通过in内部的banner、Feed等资源为品牌提供广告服务。这块业务中比较大的亮点是已经与欧莱雅集团十多个品牌进行了合作,可以说在女性消费品市场的广告渠道价值已经逐步受到了认可。
2、用户增值服务收入,占比41.25%。这部分收入我个人理解,可能主要是由照片打印服务形成的流水。财报显示in去年打印了4000多万张照片,但我知道其中应该有不少照片是赠送给用户的10张免费额度,毕竟这项服务启动时间也不长,所以还在市场教育期。
in目前占营收比93.75%的这两项业务中,我倾向于认为广告是高增长业务,而照片打印是稳增长业务。
对于品牌商广告收入的判断和我的职业有关系。in实际上从线上营销的角度看是一项稀缺资源,作为一个乙方的营销狗,我会把in视作一些整合营销项目(例如服务国际服饰、美妆品牌的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合。
具体来说,大品牌如果想要在国内找一个上了规模的、又不太low的偏女性社交平台,可选范围是很有限的。举例来说,美图秀秀缺乏社交性,她社区实在low了点,玲珑沙龙则欠缺规模,在实际做新媒体全案时都没法作为核心平台放进去。所以最后发现也就3个平台满足条件,其中两个是视频驱动的美拍和激萌,只有in一个平台是图片驱动。对in来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图片社交这个卡位可以吃好几年。
而照片打印业务虽然单价不高,但用户的单次购买量非常高(买家秀里很多人一买就是几十上百张地买)。因为in的照片打印服务在使用场景有先天优势,价格上相对传统打印照片同样有优势,同时这又是一种长期性的消费习惯,这块业务长期来看不容小觑,未来可能成为一个高粘性的营收服务。
至于剩下两块业务,一块是电商导购,其实in的团队以前就做过这个,有个产品叫爱图购,通过识图倒流抽佣。如果当时爱图购能做起来那今天可能也不会有in了。虽说这不代表in就一定没法做电商,但平台层面的社交电商成功案例几乎没有,所以我觉得这块前景可能比较模糊,姑且也只能当做是画的饼。
但一块智能终端就比较值得期待了。这块业务的营收依托于in布置在线下商场的智能打印终端redbox,目前已经在杭州、上海等地的核心商场具备了一定的覆盖量,但还没有形成足以影响广告投放市场的规模。但随着redbox的进一步铺开,未来将具备较高的广告价值,可以与分众在商场内的业务价值加权后进行对比。考虑到in目前合作的品牌大多布局在核心商场,这块可以说是具备相当潜力的业务。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in?
还是先说结论。从估值来说,in目前是被低估的。从发展前进来看,我倾向于理性乐观。
以上从2016年初至今,in在app store上的排名变化情况。客观地说,in的数据在2016年有缓步下降的趋势,但总体来看,in依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排位上。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in进行了重大版本更新,提神产品体验的同时新加入了短视频类功能,这之后in的排名不但重回一线(分榜第7位,总榜前50位),并且已经稳固保持了一个月。考虑到in目前的视频功能比较简单,以其既有的产品逻辑来看,相信in很快就会将贴纸功能封装进视频,这足以为in带来一波新的热潮。
社交的价值在于用户,一个社交产品能不能吸引用户、沉淀用户,是产品、公司成败的核心。这点上,in至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产品的创新,找寻新的突破点。除了视频之外,in的排名拉高往往伴随着AR、直播等各种新功能的发布。在团队的产品上的创新能力支持下,in才能长期保持在分类前十,不过考虑到美图系产品长期霸榜的事实,所以我认为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乐观。
而关于in的估值,以相对估值法来看,我倾向于认为其被低估了。
对比下排在IN前面的企业,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巨头,比如美团系列的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美拍,快手,腾讯系的天天P图。美图作为行业龙头,虽然盈利遥遥无期,市值已然超过400亿港币。筹备美国上市中的快手,已经超过40亿美元的估值。
再看in的公告,公司在2016年引入投资人,融资1.2亿,估值超过40亿有余。虽然数目不菲,但作为第二梯队的产品,估值相距身处第一梯队的独立产品快手依然相差甚远。这或许与in过早在新三板上市有关系,而且in在引入投资时业务方向还不明确,公司尚处在负毛利率状态下。
新三板的投资人多数是A股二级市场背景,他们所熟悉的企业,例如乐视、东方财富,或者暴风等企业的估值方式很难套用到in的身上。比如in营收3700万,同比增长50多倍;同时亏损1.3亿,亏损幅度同比收窄38%;毛利率则只有17%,基本上随便找个新三板的互联网公司对比都只好不差。这种情况下,一个没有互联网投资经验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解读往往是,公司还没有盈利,亏损极大缺乏投资价值。而投惯互联网的一级市场的投资人的解读可能是,第一,公司实现收入,说明找到了盈利模式,海量用户开启变现模式;第二,公司的亏损收窄,说明平台效应开始产生,是积极的信号。所以互联网公司没有上市时,VC反而往往会给出超乎意料的估值。
通过一个产品满足一种需求,积累用户,然后再某个时间点上,找到付费场景,实现收入的爆发性增长,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典型特性。in在品牌广告和相片打印两方面的付费场景经过2016年一年的运营,已经比较明确,以之前的估值来评估现在in,恐怕会错过一个即将成型的独角兽。
举报/反馈

黑焰十字

0获赞 2.2万粉丝
企业品牌与增长策略研究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